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黄河是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是中国人心中的“母亲河”,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开展的又一项流域综合立法。但是,就保护谈保护难以形成建立在文化共情基础之上,可持续的强大保护力量。而在为黄河保护立法进程中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无疑有利于以文化共情力推动黄河保护开辟新境界。
共情则同心同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民族血液中流淌着的文化传承,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将人民紧紧联系。在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措施、增加红色文化方面,黄河保护发草案二审稿要求研究黄河文化发展脉络、阐发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加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魂。以法的形式对之进行强调,更能激荡起全民族保护黄河的精神共鸣、思想共鸣。
共情则携手合力。“黄河宁,天下平。”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共同目标引领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文化共情带动人们携手前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成为我们正在努力也一定能完成的事业。
共情则驰而不息。一直以来,《黄河大合唱》激荡着中华民族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今天,黄河依然在咆哮,那滔天的巨浪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与气势。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弘扬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带来的将不仅是中华民族根脉在华夏大地永久延续、黄河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奔流不息。久久回荡、绵延永续的文化基因传承亦将具体化为现实的奋进之力,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合唱”持续昂扬。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文化血脉传,激发共情永澎湃。让黄河文化激荡共情共鸣,推动同向同行,共同抓好生态保护,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让黄河保护和发展的“大合唱”持久高亢嘹亮,黄河一定会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