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应该看到,过去建成的部分高标准农田仍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工程设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加之自然灾害和管护缺失,一些工程设施功能损坏或长期带病运行,难以充分发挥效益。特别是在建设投入上,就丘陵地区而言,仅能满足实际建设需要的40%左右;按照现行政策要求,亩均投资标准为3000元,差额部分由地方财政自行补足。由于财力原因,部分地方难以足额配套,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工程建设质量和农田抗灾能力无法达到设计效果。因此,需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聚焦落地上图,强化统筹规划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地域广泛、工程任务量浩大、建设内容复杂,必须系统规划,明确布局和阶段性任务,有序分步实施。应提前组织编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阶段性建设目标和年度建设任务,统筹建设内容和区域布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协调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相适应,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将田间道路、灌排水系、农田林网等建设内容纳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形成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连片开发的建设模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指导。
聚焦渠道拓展,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注重从预算源头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农田建设资金,实现集中投入。县域应统筹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通过筹资投劳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探索通过财政补贴、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聚焦绿色发展,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田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平整时,不打乱表土层与心土层,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应用绿色材料和工艺,建设生态型田埂、护坡、渠系、道路、防护林、缓冲隔离带等,减少对农田环境的不利影响。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需加强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提高机械化耕种收综合作业水平、优良品种覆盖率和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促进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集约化发展。
聚焦协同联动,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有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和建后管护巡查制度,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探索基层管护模式,将高标准农田管护与全面推行“田长制”工作相结合,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块块农田有田长,管护责任全覆盖。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或永久基本农田,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建档立卡、上图入库、落地到户,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要求。
聚焦质效并重,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应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地域内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体系,列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督查清单。县域内相关部门需统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日常考核评价,及时开展建设任务、质量、成效、管理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评价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同时,注重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把工作履职、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与年度资金任务安排相挂钩,实行奖优惩劣。加强社会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坚持项目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项目建设各环节在“阳光下”进行。
聚焦集成应用,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可在县域内重点开展项目试点示范,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上下衔接、层次分明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试点示范片、试点示范方。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绿色农田、数字农田等试点示范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作者:易冬;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