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名曾经的学员联系到我。
他家在市区但是入职了乡镇办公室,科室里都是老同志,工作很忙,一个人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工作,“5+2”、“白+黑”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当年遴选备考的时候就经常请假缺课,最后也没有进面。
工作上他尽心尽责,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过多篇通讯稿。近期,他有了提拔的机会,拟任命为办公室主任。就在动议前期,领导找到他。原来,市政府办注意到了他的文字能力,想借调过去。但是领导表示,如果同意借调,提拔的事儿就暂缓。他有些苦恼,一边是来之不易的提拔机会,一边是直接到市直机关工作还能解决异地问题。
他倾向于“逃离”原单位,但是我还是“反向”坚定的建议:先提拔!
一、把握每次晋升的机会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行政体制机制复杂且庞大。但是,所有公务员的职务、职级与级别全国统一,都严格遵循《xxx》的相关规定。在体制内,不论你在哪个单位何种岗位,职级晋升后只要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将来到任何行政机关都会得到认可和延续。 尽管个人在体制内要工作几十年,但是提拔的机会并不多。不仅要通过经年累月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还有职数空缺、老同志的诉求、裙带关系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一种理论,人一生中有七次主要机会,每次机会间隔约7年。错失一次机会,对个人来说后续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当公务员不能过分追求“提拔”和“当官”,但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在体制内“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不仅是职级上的“领先”,早点进入组织视野、获得领导信任,在迷茫中明确方向,在最宝贵的年华中全力冲刺。 二、提拔和借调并不冲突 对于他的疑惑我是有些不解的,已经在体制内工作了一段时间,怎么会分不清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市直机关采取公开遴选的方式从基层选拔干部,很多省份省、市联考,考试形式越来越规范,寄望通过借调留下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可以说几乎为零。他所在的城市就是这样的情况,因借调解决一时的“异地问题”而失去宝贵的提拔机会,因眼前小利而放弃长远,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对于他来说,提拔后一样有借调的机会。上级单位借调干部主要是应对眼前繁忙的工作,只要满意的人选不是级别较高或者是主要领导干部,同样可以借调。我曾在市委组织部遇见过借调多年的副镇长,在省委宣传部遇见过借调工作的县办主任。此外对个人而言,上级单位也会依据你现有的职务职级安排不同的工作内容和保障待遇。提拔后再把握住好的借调机会,才是明智之举。 三、工作破局只有靠自己 听了我的建议,他还略带委屈的表示,在乡镇工作太忙太累了,自己的身体已经有点吃不消了。他说的情况我非常理解,年轻干部在哪工作都不容易,承担着大量的任务但不出成绩,有时候领导还不满意。对于这样的情况,只有通过不断的成长依靠自己来解决。 工作过多容易出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可能单项工作任务都不重,但是多项工作叠加在一起,难免顾此失彼。特别是岁月年初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保障期间,一些工作时间相冲突,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基层工作有个特点,不出错的时候领导不关注,但出了问题就成了“大事”。很多年轻干部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 不会拒绝不是优点。在机关单位,“老好人”总是担心拒绝别人伤害感情,怕自己在别人眼里没有价值,被自己心中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绑架。实际上,“老好人”并不受领导“高看”。领导更欣赏的是不仅有能力还要懂“重点”,主动向领导靠拢,把话说好、把事办实的干部。学会拒绝,才是树立个人气场的开始。 末了,我嘱咐他一定要坦诚的和领导交流,表明自己想进步的想法,把握住这次宝贵的提拔机会。至于工作本身,一定要厘清职责、分清主次,良好的身体和工作状态才能让我们走的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