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实践,是中华农耕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例证,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保护农村生态、促进农民增收。丽水是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在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举办地,也是我国以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地级市。通过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我们从原态保护、活态利用、业态融合三方面入手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以原态保护为基础,让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原态保护就是守好农业文化遗产本源,通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地保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技艺,让当下和今后的人们能够从这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中汲取传统农业的智慧。一是以制度建设促保护。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把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作为基础性工作,建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和保护名录。在具体保护工作中,可成立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保护发展十年规划,出台保护办法,在乡村两级建立专职保护机构,加强保护区的管理。二是以技艺传承促保护。加强传统农事技艺的传承工作,大力传承古法育苗、剁花制菇、梯田耕作等特色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加强遗产地种质资源保护,通过建立具体地域特色的农业种质资源库、制定种质资源保护行动,确保种原纯正和多样性。三是以交流协作促保护。可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保护与发展联盟为主要平台,着力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协作网”,适度延伸农业文化遗产利用“价值链”,积极拓展农业文化遗产传承“朋友圈”,共同打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形态农业文化遗产交流互鉴,携手构建中华农耕文明保护传承的美好未来。
以活态利用为重点,让农业文化遗产传播“活”起来。活态利用就是让农业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加强人与农业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一是打通传统农业向品质农业的转化通道。通过实施品质化升级、组织化发展、数字化赋能的“三化”战略,打造以“古法农耕+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全国品质农业示范区。通过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综合赋能,把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认证与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结合起来,打造具有鲜明区域辨识度、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农业文化遗产良品”。借助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打造的东风,大力提升地域特色农产品价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从而进一步调动农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打通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向共富产业的转化通道。通过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统一。一方面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农业主体在外“借地”发展茶、菌、鸭、茭白、稻田养鱼等特色产业,探索建立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产品海内外展销大平台,带动遗产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国际;另一方面深化“引进来”战略,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双招双引”,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经济价值优势,引进一批企业、签约一批项目、吸纳一批人才。三是打通农业文化遗产中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化通道。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和人文精神。搭建教育实践中心、研学基地、主题公园等系列平台,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重拾农业文化遗产记忆、滋养乡情民风,让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理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
以业态融合为手段,让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活”起来。业态融合就是“农业文化遗产+多元业态”的创新实践,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康养、农耕体验、文化创作、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完整价值链。一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加快生态旅游环线开发,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实现产景互动、景村相融;加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培育精品民宿;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标志性活动常态化举办,形成一系列可游、可看、可体验的综合性生态之旅。二是注重农业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加强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开发,与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选育等合作;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开发数字监管、智慧地图等应用系统,植入“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环境精准智控,通过植入现代科技元素,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从而实现更高价值。三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创作融合发展。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发布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文化IP,编纂农业文化遗产科普读本,全面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矩阵。
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一体两面,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挖掘、保护和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有效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模式,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绽放新的光芒。
作者:黄力量;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