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网络,部分有删减。)
很庆幸,参加两次公选(一次市直部门选调,一次公选副科)都成功进入面试。很悲剧,两次都没走到最后,一次要2个考第3名,一次要10个,考第22名。迫切感觉要认真总结下,从而提高备考效率。在这里,贴出来,也希望有个破砖引玉的作用。
两次笔试,题型相似,成绩相仿。题型上,有填空、单选、不定项选择、简答、案例分析、写作等。分数上,客观题一般占30%,主观题一般占70%。
填空、选择多是基本常识,平时准备可以把握三点:面广、留心、突出重点。广度上,最近中央出台的主要文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科技大事等要重点涉猎;留心是指,关键的地方要用心记忆,大家都常见的东西,答题时不一定得到分。比如一道考题是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很多人选择肯定没问题,但填空很可能答成《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重点是说,每个知识点没必要全部烂熟于心,对名字、指导思想、主要内涵等各类媒体常引用的关键内容重点记忆。
简答、案例分析与报考岗位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也体现出“让干的好的考的好”思想。个人认为,这里考察的不主要是你的文笔,而是你的办事能力。回头看,做过的考题都是平时经常遇到的事,甚至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是些高深莫测的“专家题”。比如“十多名群众因拆迁问题,堵到党委门口,情绪比较激动。你受领导委托去处理,怎么办?”等等之类的。这些问题只答“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类的套话恐怕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平时工作要多总结,多总结自己的工作,也要多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多想难么一点点,形成经验性的东西,条理的记在脑子里。答题时,再条理的展现出来,如果再有中心句、闪光句、附之情感化,那就更好了。还要切记字迹工整、罗列清晰,自己每次都吃这个亏,惭愧。
写作,多是策论文、政论文之类的。个人感觉平时材料写的多的,这样的题不一定就能拿高分。要拿高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都要体现出自己斩钉截铁的个性看法。名字要醒目,一看就知道你在“宣扬”什么。开头要见山,稍一开篇,就要干净利索的亮出自己的观点。结构要紧凑,结构往往体现逻辑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结构,要融入大脑,融入文章。平时看报纸、材料时,也要注意体味人家的行文脉络。后面的展开的内容第一句,最好是中心句,也最好工整、对称,但不要生拉硬凑。紧接着可以是理念性的闪光句,这些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文笔,这需要平时多“把玩”文章,多体会人家的句子,多背诵,就像我们高中背课文,背的多了、熟了,很多句子就能随手拈来,活引活用,引用的恰到好处,变通的顺其自然,好句子也就成了自己的。接着再结合实际,谈些措施、组织领导之类的东西。文章结尾,再通过提下胡主席话,提升下高度,喊喊口号,这样的文章就是虚实结合,有理论高度,还有具体实践。
这两次公选失利,和笔试成绩不突出有关,关键是面试也没有突破,保持在中上水平,弄得很被动。面试也有经验,但顶多算经历,不值一提,重点说不足。
一是没气场。往那一站,有的人落落大方,举止稳重,一看就有“官样”。有的人,平时不注意,毛毛躁躁,语速过快,关键时候也会畏畏缩缩,气势上就先败下阵来。
二是思路窄、没个性。所答内容和别人一样,没个性,没亮点,体现不出自己技高一筹,没有让人脑子里一亮的观点。
三是语言生硬,不自然。在农村工作,地方话时常与普通话打架,面试时普通话也就不那么自然。加上底子薄,内在的闪光句少,很容易就语句生硬,词语重 复。
四是层次不强。层次罗列体现逻辑思维,一会“第一、第二、第三”,一会“首先,其次,最后”的,讲得人清楚,听的人乱了。
面试确实需要练习,可以把面试适当拿到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来,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