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刊载之后,竟然真的有不止一位小伙伴“以身试法”,还有小伙伴追问“怎样摆脱申论心态”。摆脱“申论心态”,很重要的一点是知己知彼,今天我们先来谈谈“知己”。所谓“知己”就是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那些老司机就不说了,主要说说遴选小白,小白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潜在的王者型。前面一篇文章说过,遴选对理论基础和答题技巧要求很高,实践证明技巧可以快速提高—只要你选对培训班,而理论的提升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遴选考试中,体制内有一类人具有天然优势,那就是“笔杆子”,由于长年累月接受公文洗礼,他们的理论功底不可小觑,如果岗位匹配性(能报考非大坑岗位)也不错,那更是如虎添翼。遴选考试中裸考或者短时间内接受一下技巧提升就能进面的“大神”大多是这类人,所以说成功不是偶然,那些你羡慕的大神其实是潜在的王者。对于这类小伙伴,建议报一个短期培训班,迅速提升技巧为主,顺便补一补理论漏洞为辅。
第二种是黄金型。这类小伙伴或者理论功底比较强但是岗位匹配性不好,或者岗位匹配性很好但是理论功底有点low,总的来说虽然有短板,但只要肯花一段时间扎扎实实备考,进面希望很大。对于这类小伙伴,建议报培训班的同时,制定详细备考计划,计划里不仅包括技巧或者理论提升,还包括竭尽全力换一个岗位匹配性更好的工作岗位,总之“哪里不行补哪里,再也不用担心遴选考试,so easy”!
第三种是青铜型。这类小伙伴是遴选考试中的“芸芸众生”“中流砥柱”,大多来自基层业务岗位,理论学习处于“欠费停机”状态,公文写作处于“他不识我,我不识他”的懵逼状态,岗位匹配性也是一塌糊涂。相比前两者,这类小伙伴需要更长的备考过程,备考时间与付出的辛勤汗水成反比。对于这类小伙伴,我是强烈建议报培训班的,因为仅靠自学补齐两块短板,相当于“两线作战”,兵家大忌。
以上三类小白,只要能够尽快认清“遴选考试难度系数直接拉满”的现实,花上或长或短的时间扎扎实实备考,进面的几率很大。
第四种是无可救药的倔强青铜型。这类小伙伴和裸考上岸的大神一样凤毛麟角,是令人心疼的小可爱。和“青铜型”一样,他们也是理论功底和岗位匹配性双双折翼的小天使,不同的是前者认清差距之后开始扎扎实实备考,后者则始终缺乏对遴选考试的正确评估。每次都是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备考,备考过程中还要各种开小差,结果毫无疑问失败,失败后就把遴选打入“冷宫”不闻不问,直到下一次考试来临前才重新“宠幸”。面对成绩,这类小伙伴会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这次考试我只差6分。殊不知,这6分可能是因为你和你心仪的岗位之间隔着一个理论太平洋。如果不能正视差距,摆脱轻敌心态,最后你和你的遴选之间隔着的就是一个伤心太平洋。
小伙伴们赶紧对标对表,看看你究竟是哪一类?
最后,请小伙伴们不要因为我建议大家报培训班而不爽,因为这真的是老司机认为最节省时间精力的方法,毕竟35岁的年龄限制还没有取消,早上岸早解脱。而且,能够改变人生境遇的投资,几千大洋甚至万把块钱真的不算多,除了高考和公考,这可能是你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就忍一忍,少吃几顿大餐,少买几件高档大衣或者名牌包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