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的总是很快,我想大底是因为忙碌。转眼间,遴选来到新单位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周末晴好时分,总会带着家人一起到处转转,这一年生活平淡,但都是自己喜欢的模样。庆幸之余,也时常会回想起曾经挑灯夜学、苦战遴选的日子,曾经痛彻心扉的煎熬,在今日看来,一切都值得。
在痛定思痛中选择,坚定逐梦的决心
2015年,在沿海城市的企业里摸爬滚打了两年,工资收入低,长期加班的状态让人抓狂,在边工作边啃公考资料、大量刷题练习中,终于也顺利上岸,成了“体制内”的人。
上岸后,自我放纵两年,工作每天按部就班,生活都如计划的模样,结婚、生下可爱的女儿。夫妻二人同在小县城的体制内工作,有其选择的优越性:小地方离家近,熟人多,房价相对较低,经济压力小,生活负担轻,可以享受小县城相对较好的医疗教育等资源,我以为我们会在那个小县城生活一辈子的。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一切看似平淡、顺心,如此岁月静好,但偶尔内心也会惶恐不安。
听过奋斗者的故事,遴选的种子撒进心田。我们认识到为了梦想一再努力坚守的人,每年的各级遴选考试中,也总有熟悉的幸运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央部委、省直部门或市直部门,间或知道在不同平台的不同生活、工作感悟。在省会城市,有良好的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相对更加公平的生活环境;在更高的平台工作历练,人的阅历、视野都会得到质的提升,这些都是在基层小县城的工作环境里无法得到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遴选成功,他们可以,努力奋斗过,或许我也可以,即使未曾成功,至少不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领悟工作中的点滴,逐梦的信念越发坚定。在单位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年纪相仿的同事有的被提拔,有的通过多种努力被调或借调至县直部门工作,基层乡镇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晋升空间小,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匮乏,真正愿意扎根乡镇的人并不多。看着别人轻松离开此地,唯有羡慕,再看看自己,既没有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又毫无关系背景,逃离乡镇的唯一出路只有考试。我毕业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理工科专业,老公毕业于985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待在这个小县城始终心有不甘,他始终未曾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要再次通过考试,离开小县城,去向往的省会城市工作、生活。在被县、市核心部门借调期间,常态化通宵达旦加班写材料的情况下,他依旧不放松遴选备考,广泛涉猎考试相关内容。看着基础本就比我好的他努力向上,为了避免在未来的某天,彼此不受异地困扰,我也下定决心,与他一起走遴选之路。
在既定目标中煎熬,相信积累的力量
遴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与我而言,长期在乡镇工作,文字功底几乎为零,还记得初到工作单位的时候,我甚至连200字的豆腐块新闻稿就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基础,唯有一切从零开始,其艰难可想而知。
老公建议我从阅读+模仿开始。
阅读什么?每天坚持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17年,刚开始每天精读一篇文章都显得十分费劲,通读一遍、两遍下来啥也没记住,逐句、逐段分析文章的用词、逻辑结构,最后再整体分析文章主旨脉络,在这样一篇一篇的分析解读中慢慢积累自己的文字功底。遇到比较好的文章,也学着老公的做法,按文化、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等时政热点进行分类收集,在工作之余反复研读或者背诵。刚开始阅读这些评论文章、关注时政热点的时候,每天只能阅读一篇,在不知不觉的日积月累中坚持了一年后,我也逐渐做到了可以广泛阅读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及本省市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文章、头版头条时政新闻,阅读量从一开始的每天不到2000字到后来每天精读、泛读、浏览近10万字的相关热点文章、领导讲话等主要内容,坚持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背诵精读过的文章。
模仿什么?坚持仿写时评文章提升写作能力。广泛大量的阅读背诵一年后,老公又建议我开始模仿写一些评论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写评论,我能行吗?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抓耳挠腮了一个星期,才写出了生平的第一篇约1500字的时评文章,让老公帮我把关、修改,他从文章标题、语言组织、固定表述、逻辑结构等给我来了个大调整,看着近乎“面目全非”的文章,我备受打击,老公还是安慰我,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还是我的,让我坚定信心继续多写。构思一篇文字材料,难度远远超过阅读、背诵一篇文章,而且第一篇文章的大调整也让我瞬间失去了信心。纠结、颓废了许久后,又心有不甘:我已经努力了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放弃了,前面的努力岂不是全白费了?于是在老公的指导下,继续坚持阅读、背诵、花些功夫写文章。写出来的文章,还是每篇都由老公帮忙修改,在写了数十篇文章以后,他又开始每次只提出他的建议然后让我自己琢磨着修改。就这样,在反复修改、提意见、再修改、再提意见、修改的过程中,不断磨炼我的文字功底。渐渐的,老公给出的修改意见越来越少,到最后,他也不提修改意见了,投稿出去也大多被刊用了。每次,收到投稿稿费的时候,总会小小的开心一下,这既是对过去那些艰难时光的馈赠,也是对遴选所做努力打下的“强心剂”,我再也不是过去那个200字的“豆腐块”也写不出来的人了,备考的信心也增强了几分。
在彷徨迷茫中坚持,迎来成功的喜悦
遴选的路,实在漫长,未来能否成功,一切都是未知的,时而迷茫彷徨,时而怀疑坚持的意义,偶尔还总能听到些许的质疑声。再回首,庆幸自己曾经那样努力的坚持。
备战遴选,煎熬的滋味,很苦。自从决心开始备战遴选后,就将小孩送回老家由婆婆照顾,2019年老公被借调到市级部门后,加班是常态,双休也要随时待命,我依旧留守在基层乡镇,基层工作春秋季防火、夏季防汛抗旱等双休难以保障,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常常是一月难得团聚一次。每次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什么时候回来陪我”的时候,我只能伤心的匆匆挂断电话;难得的假期回家陪伴小孩,离家时孩子追在车后招手挥别、哭泣的时候,我也总是心有不忍;身边常有人说,你就把孩子接到身边来自己带着,还是好很多,面对这样的劝解,我唯有以沉默应对;看到身边同龄人可以天天回家陪伴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格外羡慕,何时我才能结束现在这种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的现状呢?……遴选的路太苦太难了,真心觉得这份煎熬,倍感艰难的不止我一人,还有家人、孩子。老公总会宽慰我:这种分离是短暂的,我们要坚持当初的选择,哪怕现在苦一点,为的是更好的未来。
备战遴选,迷失的彷徨,很难。遴选备战,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一直以来,老公的基础远远比我要好,而且又在核心部门历练过,面对遴选考试他一直很有信心。然而在第一次参加中央遴选考试中,有一道题却连题目的要求都没有理解透彻,结局可想而知了;2016年市直遴选中,他以第一名的优势成绩进入面试,然而却在面试中夭折;后来,又参加过一次沿海城市面向全国招录的遴选考试,笔试面试成绩都很不错,最终依然未能如愿。这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经历过多番努力,依旧没有争取到如意的结果,并且由于此次考试,也完美的失去了职级晋升的机会。在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中,我们感叹命运的不公、懊恼曾经的一些选择,可是面对眼前的既定结果,除了在努力干好工作的前提下,继续坚持备战,通过遴选改变命运,我们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备考遴选,向上的努力,很累。每天下班后,身边的同事有的相约一起散步、有的一起打球、有的一起玩手游,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这般轻松惬意,该多舒服。怀揣着心中的梦,晚饭后我总是独自一人默默到办公室,继续坚持广泛关注时政热点、阅读优秀的时评资料、背诵仿写文章,然而只做这些还远不足以应对遴选考试,还要心无旁骛的分析遴选考试真题,关注北辰遴选的各类遴选解读、优秀文章推送、热点分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刷考题,并同步准备面试考试,因为从遴选情况来看,从笔试出成绩到面试,中间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遴选中的竞争对手更是高手如云,面对强悍的竞争对手,我们只有比别人更早作出准备,方能提高胜算可能性。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的坚持中,终于在2019年、2020年老公和我先后顺利通过遴选来到省会城市工作。如今,一家人终于团聚,家里老人也跟着我们一起生活,每天的生活还是按部就班,少了过去的“垂死挣扎”,多了一分内心的安宁顺心,春暖花开,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作者: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