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历在当时是看不透看不真切的。三年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笔者在异地县城某局任职(单位非强势部门,本人非领导职务),恰逢遇到选派新一期驻村干部,考虑到自己在机关工作的时间较长,便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半的驻村第一书记经历,当时惘然,如今时过境迁,或许看得更加真切客观了。把这段经历的真实感悟总结分享出来,对自己是一个交代,如果有幸被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线的同仁看到亦是某种角度的参考借鉴。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统计,全国目前约有18.3万驻村第一书记。国家对扎根乡村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这一群体的赞扬与讴歌,挖掘的先进典型很多,这很好,有利于向先进看齐,激励庞大的第一书记群体;当然,有时也是负担,因为聚光下,驻村第一书记内心却很困窘,这种困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聚光灯”下光鲜实则困窘的驻村第一书记:
一是困窘在难以与村“两委”干部打成一片。
驻村帮扶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工作,就要与当地村“两委”干部打成一片,不然仅靠驻村工作队,独木难支,是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的。实际情况是,村“两委”干部和村里你融入不了,也不可能融入,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积极谋划工作,推动干事还容易被误认为要与其争权、抢风头;如果不那么积极谋划干事,县、镇等上级部门又会开展常态化督查,出了纰漏要被一同问责。因此,做事的分寸很难把握。如果没有与村“两委”干部打成一片,关系不够融洽,实际上,也是一种人力资源内耗。
二是困窘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笔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所在的县,哪项工作由谁牵头、谁配合没有文件明确,很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一些不熟悉基层情况的人会说,乡村振兴工作就由驻村工作队牵头,乡村振兴工作之外的就由村“两委”牵头,但是乡村振兴是个大篮子什么都能往里面放啊,比如低保评定、村庄规划、村级饮水工程等也能往里面放,那由谁来牵头呢?所以,根本扯不清,这种情况就看谁强势了,“强龙不压地头蛇”,一般情况下是村“两委”强势,大小事务说了算,驻村工作队就成了乡村振兴日常填表和出了错背锅的受气包。
当然,极少数强势部门,或能得到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支持的,能量大、有资源、摆得平的驻村第一书记,能说了算,为村里干实事,那也是不被理解、受着委屈前行。退一万步讲,上级部门能出台文件厘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职责,谁牵头谁配合,那驻村工作队也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因为驻村工作队牵头的工作需要村“两委”配合才能完成,比如一些基础数据,是村干部在掌握填报,和当地老百姓打交道也是村干部更有优势,老百姓知道驻村干部干一两年就换一批人。反之,村委牵头的工作则完全可以离开驻村工作队独立完成。
三是困窘在多方不讨好。因为驻村干部常常换人,1-2年一换,人员构成复杂,有来自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有国企、地方财政企业,乡镇一级不把驻村干部当作自己的部队,甚至当成杂牌军,不受重视。驻村干部所在单位又因为你岗位在村,不在身边,容易受忽视;甚至一部分单位在物色人选驻村时,就考虑将一些可有可无的人员放在驻村帮扶岗位。同时,县级驻村帮扶或乡村振兴主管部门下村督查的人员,认准上级政策,驻村干部要遵守纪律,工作日都要“吃住在村”,与单位业务全部脱钩。笔者曾亲身经历过,在村居住,村委干部认为在村居住增加了村里的开支(水电费),驻村干部享受驻村补贴,心理不平衡;村干部对驻村工作队的真实心态就是帮扶村里资金,给钱给物,村里的事权不要干涉,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总之,实践中,村委干部对驻村干部在心态上不理解,不欢迎。
要能拿出行之有效的举措来解决驻村第一书记面临的困窘,才能真正发挥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