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将社会、国家、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年轻人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一个书生意气的家国情怀,很多年轻干部把基层作为培育这一家国情怀的平台。
年轻干部在基层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千针一线的事务,纷繁复杂的人际,如何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家国情怀?
晚晴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们以启示: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一要有魄力对“过往不恋”
大多数服务基层的年轻干部都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更是有不少是国家985院校、211工程院校毕业的佼佼者。打小生活条件优越,思想活,冲劲大,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是“八零、九零后”、“独生子女”、“文化人”。对于他们来说,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同样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有登高望远的豪情,也同样有为山九仞的压力;有敢为人先的锐气,也同样有筚路蓝缕的困境。进入基层,没有了家人、老师和学校的庇护,他们需要有当断则断的魄力,背上行囊重新上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基层历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甩开膀子真刀真枪的干事创业。
忘掉身上的荣誉,铭记入党时宣告的誓词;
丢掉身上的学历,深入群众曾益其所不能;
褪掉身上的书生气,做好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准备。
二要有远见能“当时不杂”
不少年轻干部刚进入基层时豪情万丈,想象着从象牙塔里“学成归来”,感慨“四书五经读一世,满腹经纶无处使”,到基层工作一定要建功立业搞出个名堂来。然而,三分钟热度过后,忽然发现,基层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一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实情况是每天面对一堆琐碎干不完的党政工作、一片日夜监视禁烧秸秆的庄稼田、一群做了几个月工作也无效的上访户……生活好像只剩下了眼前的苟且,他们纠结于细小杂乱的事,渐渐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基层工作琐碎又辛苦,它是一所社会大学,实践是我们共同的老师,我们不但要走进去汲取营养,更要学会走出来纵观全局。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依靠广博的积累引导,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远见、有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理想。
有远见,观大势,为党分忧;
有远见,谋大事,为国尽责;
有远见,定身心,为民奉献。
三要敢担当观“未来不迎”
一些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没有摆正好心态,认为“下”基层嘛,下去锻炼锻炼,早晚还是要“上”去的,把基层当做“跳板”,当做“镀金”之地。本身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对于群众表达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敢面对,害怕担责,听到一些“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不管,谁管谁是傻子”,“不管我的事儿,我不担这个责任”……声音人云亦云,一心想着自己的“未来”,毫不考虑眼下,畏首畏尾,偷奸耍滑,变成了年轻的“老油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没有担当意识,不能扎下根做事,扑下身为民,只考虑个人,哪有什么“未来”?
真正的未来是需要担当起国家之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真正的未来是需要担当起民族之责,“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真正的未来是需要担当起时代之责,“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年轻干部在基层就要有这种担当意识,长远眼光,行动魄力,洗尽铅华,不忘初心,让心中的家国情怀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