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也彰显出了他对时间的态度与智慧。
现实当中,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对待时间上,总有两种人,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把握时间所带来的效率与效益:
一种人是,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面对很多挑战,却总是能合理地分布时间和精力,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处理得有条不紊,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最大价值。
另一种人,虽然每天的事不多、量不大,却总是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到头来还会感慨时间不够用,最终工作上却没有什么进展。
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照见的是对时间的掌控和管理能力。
事实上,时间从来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谁也不能获得特殊的“延长期”;一年365天,谁也不可违逆时间的行走规律。
如何让有限的时间变得有张有弛,让一分一秒都有意义,而不是让其在不经意间流走?在快节奏、高效率至上的发展时代中,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俄罗斯著名的时间管理大师柳比歇夫曾在《奇特的一生》书中写道:“时间管理是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时间的过程。”
这套简单有效、效率极高的时间管理办法,成就了柳比歇夫辉煌的一生。他除了是管理大师,还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
放眼世界,很多成功者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无一例外都是时间管理高手。
李嘉诚在管理时间方面有一个小窍门,他故意把手表调快,时刻提醒自己:“来不及了,快点,快点。”
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总是能敏锐把握市场机遇,可以说,“走在时间的前面”居功至伟。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说:“快速、加速、变速就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谁慢谁就会被吃掉。”
妥善管理好、合理运用好时间,在时间和效率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的这句话,凸显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怎样管理时间”也是一道“必答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更需要让有限的时间释放出无限的价值,以此解决时间和工作在“量”上不平衡与不对等的冲突。
党员干部把自己的时间调配好、安排好,学会做时间的管理者,就必须既注重规划好整片、大块的时间,也不放弃闲散、零碎的时间,让每一段时间,不管是大是小,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
不管处于何时、何地、何种岗位,都要分清轻重缓急,从容把握快与慢的节奏、进与退的维度,做时间的“主人”,让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落点。
如此,充实每一天,奋斗每一天,方能成就最精彩的自己,不会出现“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