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名笔试长线班学员的学习状态出了点问题。平时学习非常认真的他,竟连续出现了缺课、不交作业等情况。班主任电话联系这名学员,起初他支支吾吾不愿多说,后来终于敞开了心扉。原来他已经是当地一名副乡长,最近被乡里作为“优秀年轻干部”向县里进行了推荐。“放弃我现在的副乡长职位,参加市里面的遴选到机关当一名普通科员,一切要从头开始,这值得吗?”他非常犹豫。
我们不急于作出判断,不妨全面分析遴选成功后的利与弊。
01未来的“利”
个人有更好的发展
体制内平台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一些基层年轻干部因为学历高、工作拼,加上竞争相对温和,30岁以前就能走上副科岗位。但若因第一步走的快就认为今后都是一番坦途、到点就提,这种想法万万要不得。在乡镇等基层,正科职数和在职人数比仅为二十分之一,从副科到正科是“大坎儿”,排在前面的还有多年未提拔的“老副乡长们”,5%的成功比足已淘汰大部分人;从正科到副处是“鸿沟”,不足1%的的成功率,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或者“天降鸿运”,绝大多数干部想都不会想。相反,参加遴选考试不仅会保留原职级,而且因为虚职职数较多,这名“副乡长”会以“四级主任科员”甚至“三级主任科员”入职,“稳操稳打”以副处级待遇退休是“常规操作”。即便将来有机会再到基层工作,“上级部门”的身份依然“自带光环”。中部省份某县的财政局局长就是前两年省厅空降的原“一级主任科员”,还是名90后。这样的职位在乡镇熬,需要多久?
生活有更好的保障
一方面体现在工资待遇上。当前公务员的工资差距主要在精神文明奖、考核奖和津补贴方面。上级机关考核标准高,即便是同一系统,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工资差距也非常明显。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西部很多县市已经出现了体制内人员工资缓发、欠发等情况,连几年前“口罩”时期的值岗补贴都无法保障。相对于乡镇等基层单位,市直部门的待遇保障要好的多。另一方面体现在家庭方面。各行各业的优势资源和人才都向城市集中,乡镇与市区在城市发展、教育质量、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无法回避。仅以教育为例,面对那“赤裸裸”的升学率,没有一个家长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市区学校在硬件设施、学习氛围、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30多岁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关键时期,一名好干部不仅要干好事业,也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02所谓的“弊”
今后没有“实权”
“副乡长”听起来职位不高,但是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内还是很有“话语权”。个别年轻干部思想不坚定,随着与管理对象接触增多,慢慢在老板们的请吃和吹捧中“飘飘然”起来,通过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方式,直接索取或收受礼金礼券,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例如近期1991年出生的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党委副书记蔡业嘉被查,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年轻干部腐化堕落的关注。如果因为贪恋权力而不愿离开,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
不适应机关工作
一些年轻干部习惯于抓落实,能够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DZY多次号召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墩苗壮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这名“副乡长”在乡镇能够走上领导岗位,说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与此同时,年轻干部对于自身成长也要有清晰的规划,不仅要当好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也要注重培养“帅才的谋略”。在市级机关,结合基层实际为领导决策提供好的建议,协调解决基层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样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末了,我劝这名学员先安心学习。遴选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不付出努力不可能成功。未来固然美好,最重要是坚定走好现在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