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与后退,是辩证关系。退中有进,进中有退。看似后退,实则前进。大踏步后退,正是为了大踏步前进。
有首《插秧歌》说得好:“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农民插秧总是在后退,正是在不断后退中,才插出一方方绿意盎然的新风景,才插出秋天金色的新希望。此歌为唐末五代浙江奉化岳林寺僧人契此所作。传其寝卧随处,常杖荷布袋,四处化缘,人称布袋和尚。插秧歌看似浅白平易,却富含哲理,饱蕴禅机,对退与进、成与败的辩证关系,诠释得既形象又深刻。
历史上有不少“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
清康熙时,礼部尚书张英安徽桐城老家的人与邻姓吴家为宅基地闹得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于是写信给张英寻求支持。张英的回信却是一首高风亮节的“退让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位高权重而不以势压人,反倒先退让三尺。这举动自然感动了吴家,也退让了三尺,干戈化为玉帛,一退泯灭恩仇。这便是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孔子带子路周游列国,发现一块烂马蹄铁,让子路捡起来。子路假装没听见。孔子弯腰捡了起来,换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经过茫茫荒野,子路渴得厉害,孔子把樱桃悄悄丢下一颗,子路赶紧弯腰捡起来吃。边走边丢,子路弯了十七八次腰。孔子笑说,要是你刚才肯弯一次腰,就不会这样了。孔子不愧为布道有方的至圣先师,以此教弟子懂得知时进退。弯腰,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抬头。
退一步想问题,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尤其顺风顺水、志得意满,即处于矛盾主导一方时。传统戏曲《鞭打芦花》中,继母给两个亲生儿子做冬衣全用棉花,给继子闵子骞全用芦花。有一天闵子骞帮父亲牵马,因寒冷浑身颤抖,绳子掉在地上招来父亲毒打,棉袄抽破,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他受到继母虐待,盛怒之下决定休妻。懂事的闵子骞双膝跪地,哀求父亲,饶恕继母。他说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继母知道此事之后,大受感动,从此待他亲如己出。
我很欣赏有位联友的品茶联:“先苦后香,茶味半尝知进退;上冲下落,人生一笑对沉浮。”人生亦如品茶,懂得进退,笑对沉浮,不为一时一事之得失耿耿于怀、踌躇迷茫。进自欣欣,退亦淡淡,携一抹晚霞夕晖,让笑容洒脱而恬淡;抛去心灵重负,坦然面对荣辱冷暖。这才是真正清醒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