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审核是对文件稿在提交有关会议审议批准前进行的“全面体检”,是党委文件制定工作中的重要制度设计。近年来,辽宁省委办公厅积极探索前置审核工作规律,建立健全前置审核机制,推动党委文件质量显著提升。
一、立规先行,下好“先手棋”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委文件审核工作、省委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工作的意见办法,建立起省委文件前置审核工作机制。
党中央制定修订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央文件制定工作规定后,及时跟进出台了省委文件前置审核、规范省委文件制定工作的措施,进一步明确审核范围和依据、审核要件和重点内容、审核方式和程序、审核责任和责任落实,推动前置审核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深入解读制度要求。建立常态化培训指导机制,开展前置审核工作业务培训,围绕前置审核工作相关党内法规和文件,讲清楚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等问题,推动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觉落实前置审核工作各项规定。
二、服务在前,打好“主动仗”
以主动作为促进工作规范。印发相关项目立项和前置审核工作规范文本及说明,明确报送前置审核需提供的要件清单,对共性要件和非共性要件的形式内容逐一解释说明,全程引导文件稿呈报单位依照工作流程规范开展制定工作。
特别是在配套文件发文必要性方面,引导呈报单位经深入调查研究后立项,写明中央文件部署的主要任务以及对地方要求、当前辽宁贯彻落实情况、相关领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矛盾问题等内容,养成脑中带着要求、心里装着省情、手里握着问题起草文件稿的工作习惯。
以优化服务引导工作预期。坚持“只进一扇门”服务理念,打破文电、法规、秘书等工作机构之间业务壁垒,推动审核工作“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条线解决”,减少呈报单位“重复跑”“往返跑”。
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对因特殊情况暂不能随稿同时提供齐全要件的,先受理后补报。实现审核意见“一次性告知”,做到“问题不搞清楚不出手,达不成一致意见不出手,不逐级审批不出手”,避免“打补丁”“开口子”。
三、质量至上,出好“组合拳”
下足“审前”功夫。围绕文件稿内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研学上位文件,了解掌握最新的规范表述、必须落实的部署安排、不属于本级事权的内容;详看相关解读文章等资料,掌握制定意图、框架结构、逻辑关系,吃透中央精神;查阅呈报单位提供的调研资料、参考依据,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备用;梳理文件制定的相关程序履行情况,特别是党组(党委)集体研究讨论、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管省领导审阅等程序,坚持“一步不能落”;核实征求意见情况,查看是否达成一致意见、未达成一致意见是否说明理由并提出倾向性意见。
做细“全面体检”。按照前置审核重点内容和公文审核要素清单,细致开展文件稿内容和格式“双维度”审核,对疑问处、不规范处、遗漏处作出标注。
实行内容审核“四对四看”:将文件稿与上位文件进行纵向比对,看是否有应部署但未部署等问题;将文件稿与同位法规文件进行横向比对,看是否有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重要数据指标不一致等问题;将文件稿内容进行前后比对,看是否有表述不一致、逻辑相互矛盾、提出目标却无任务支撑等问题;将文件稿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对照,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认真进行“讨教”。坚持把沟通协调贯穿审核全过程,深入了解文件稿制定背景、对口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政策规定、起草部门对疑问处的解释说明等,全面分析、综合研判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实效性。
四、高效有序,把好“时度效”
科学安排“前置”节点。省委文件稿审核一般安排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前,省委议事协调机构先行研究讨论的提前至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之前,党政联合行文的提前至省政府常务会议之前。
实行复核“再保险”程序。对前置审核后修改完善的文件稿,在省委常委会会议前进行复核,确保审核意见得到全面、准确吸收。
同时,注重抓住审核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针对出现政治表述错误、超越事权决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征求意见不全面不采纳、不符合“短实新”文风等问题,坚决快审快办,避免纠缠细枝末节影响整体效率、错过审核纠错最佳时机。
掌握好审核把关尺度。一方面,坚持“严”字当头、全面“过筛子”,不达标准不放过。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看待与同位法规文件发生冲突等问题,不简单视作“不合理”“不合规”,而是按照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原则,通过多维度考量、多方面论证,综合考虑进行“取”“舍”“改”。
促成审核工作合力。落实好前置审核机制中的“两办”、司法行政部门、职能部门、法制机构等各方责任及承办、校核、审核人员工作责任,集思广益,层层把关,努力使有悖政治性、合法合规性、合理性等硬伤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防止党委文件“带病”上会。
来源:《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