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宜短宜实。好的发言,应该言简意赅、辞约义丰,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十分钟讲完的事,如拖到半小时,说明这个发言肯定没有抓住重点,或者虚话太多。
不过,有人偏偏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要逮着发言机会,就像在KTV抢到话筒,以为“此奇货、可居也”,可着劲儿地絮叨。天南海北,穿靴戴帽,讲重要性,讲紧迫性,一嘴里张家长李家短、七十三八十四说个不停。可怜旁边听的人,不敢效法宰予昼寝,只好让神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里只盼望有人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当头棒喝予以打断。
有些人的发言虽然不长,但不得要领。逻辑混乱,观点模糊,颠三倒四,横七竖八,阿猫阿狗与家国情怀齐飞,牛溲马勃共黄金珠玉一色。我曾亲眼看见有位同志发言,讲得滔滔不绝、大开大合,然而会后整理记录,想找他的重点,那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只觉得满世界的陈芝麻烂谷子,全被他捡起来了。古人说“淘尽黄沙始见金”,而他老人家的发言,淘尽黄沙,也只有一地鸡毛耳!
还有人发言,表述虽然清晰,但是比较绕,语义玄远,“王顾左右而言他”,听到底也不知他弦外之音指的是啥。我也曾见一位同志发言,开口便道:“我先讲个故事。”然后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情节倒也精彩。几分钟后,故事讲完,都以为他一定会揭示其中道理,但是他“忽然闭口立”。战国时诸子游说王侯,都爱拿寓言说事儿,看来这位同志也颇得古风。不过,人家诸子讲完寓言,末了总会亮明观点,谁像他老人家那样,要靠与会者潜心格物、顿悟原理!
以上几种发言,实在不敢恭维。
那么怎样才能算做好发言呢?
我认识一位领导,有一回听他的发言,一上来开宗明义,鲜明地亮出立场,然后步步为营,层层论证,有理有据,无懈可击。更难得是他遣词造句,亦庄亦谐,十分钟的讲话,赢得全场大笑三四回、掌声五六起。当年竺道生在虎丘山讲经,据说顽石听了都纷纷点头,我想大约也不过这样的效果吧。
会后,我就问这位领导为啥这么有才、讲得这么精彩?意思是要向他请教诀窍。他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只因为会上讨论的问题,恰恰是他多年来一直从事的工作。十年磨剑,早成专家,是非曲直,烂熟于胸,上会发言,肯定能征服听众、博取赞赏。
可见,好的发言,还是要有实践的基础、研究的基础,有对建立于实际工作基础之上的规律的把握。正所谓“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干得好才能说得好”,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