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音乐节用心方能“长红”
和朋友一起参加一场音乐节,在户外释放热情、挥洒青春,成为许多年轻人这个夏天的“标配”。据统计,仅今年5月,全国就举办了超过70场音乐节。
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喜欢音乐节?有人是因为一段深入人心的旋律,有人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乐队和歌手……除了可以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提起音乐节,社交网络上还有一个更高频的词:氛围感。户外音乐节带来的是一种热烈奔放、轻松惬意的氛围。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忙碌,大声歌唱、尽情舞蹈,释放压力、享受青春,结识新的朋友。
音乐节不仅能点燃乐迷的热情,还带动了地方的文旅消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近年来,举办音乐节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纳入规划。2019年,四川成都发布《成都市建设国际音乐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20年,山东在《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明确提出将音乐节作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的主打文化产品。不难发现,音乐节已成为不少地方拉动文旅经济的抓手之一。
随着音乐节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有许多问题亟须完善。主办方缺乏规划,现场混乱,硬件设施简陋;票价飙升,“黄牛”泛滥;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种种问题令人担忧,一些趁着市场热潮匆忙入场的音乐节,短时间内聚拢的人气也极易散去。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国音乐节第二年存活率分别为39.3%、48.7%、41.2%,3年均存活率仅为15%。
音乐节要想延续热度,还需要更有力的“助燃剂”。破解音乐节品牌难以延续的难题,首先要提高主办方的专业度,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认真设计文化产品,增强品牌特色。例如,敦煌大漠音乐节就将敦煌曲子戏、秦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音乐节结合,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音乐节品牌;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数字音乐节融合音乐艺术、元宇宙元素、数字技术,同样成功“破圈”。除此之外,音乐节的质量不仅在于演出者和主办方,更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以“迷笛”音乐节为例,据统计,音乐节落地山东滨州时,当地组织了近100人的专项筹备小组全程24小时盯靠现场,强有力的保障赢得好评。
音乐节要从“网红”变“长红”,归根结底靠的是用心二字。用心思考音乐节的特色,用心安排音乐节的各项流程,用心保障参与观众的需求。以心换心,做好用户体验,音乐节自然会赢得广大乐迷的心。
李娜;《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14 版)
更加重视稳就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
做好稳就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事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就业连着千家万户的饭碗,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只有不断稳定和扩大就业,才能促进劳动者增收致富,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就业也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迫切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结构,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前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6月份,25岁至59岁城镇劳动力失业率已低于2019年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6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59万人,超过3000万人的年度目标,困难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就业大局保持稳定。
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从长远看,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群众就业需求也有新的变化。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实现人民群众对“更稳定的工作”的期盼,需要我们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高度和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
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各项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同时更加注重政策的协调性,推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一体放大稳就业促就业的集成效应。要将稳就业与扩大内需、释放市场潜力等结合起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要树立长远眼光,建立劳动者培养培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就业与产业相契合的长效机制。比如,高等教育应加强就业需求跟踪预测,突出就业导向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应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紧缺技能型人才;公共职业技能培训要扩容提质,增强劳动者求职择业能力、稳定就业能力、成功创业能力等。多措并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从而促进就业供需长期匹配。
锚定就业目标任务,人社部等十部门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配合财政部等部门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河南、湖北等十余地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一系列“组合拳”正在密集推出。各地各部门继续提升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形成合力,必将推动稳就业工作站上更高水平、取得更大成效。
邱超奕;《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19 版)
“博物馆热”值得被珍视
定闹钟抢票、多个设备同时抢票、不停刷新系统……这个暑假,不少观众为预约到博物馆门票,使出浑身解数。
如今,“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方式,博物馆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与认同不断强化,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日趋深厚,对博物馆这一保护和传承文明的殿堂自然心向往之。
面对“博物馆热”带来的汹涌人潮,不少博物馆在暑假期间调整预约参观政策,采取分时段预约、动态投放门票、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方式,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让优质公共文化惠及更多百姓。同时打击“黄牛”抢票、囤票等行为,维护观众合法权益、维持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对“博物馆热”这一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需求应该珍视,也要以更加丰富的手段迎接这份热情,呵护这种向往。“博物馆热”不是一时半晌的热情,也不能局限于一馆一院的考量。面对观众,尤其是学生观众在暑假的参观热情,应看到如何把热度更长久地延续下去。“博物馆热”不只热在暑假,更要热在平时、热在校园。这既是丰富学校教育、优化教学方式的手段,也是引导观众错峰分流参观的有效办法。
把教学课堂搬到考古遗址、把美育教育嵌入展览参观,把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在校园“活起来”,这些探索大大拓展了课堂的边界、学生的眼界。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校教育中,一些文史类课程和课后服务内容可以灵活安排到博物馆进行,博物馆的资源也应尝试与学校课程体系、教材融合衔接,让博物馆走进学校,走到学生身边。
针对预约难问题主要出现在热门博物馆的情况,为公众参观博物馆提供更多选择也是应有之义。一方面,应鼓励更多中小博物馆、非热门优质博物馆走入人们视野,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让公共文化服务更为均等化、普惠化;另一方面,博物馆应继续探索智慧化手段赋能博物馆教育,开启云端展厅、展出数字藏品、打造线上沉浸式游览体验……让馆藏文物走向观众身边。
博物馆正引领新的文化趋势。珍视文化热情,正视文化需求,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才不辜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载于新华网 作者:杨湛菲 摘编:朱波、赵家明)《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02版)
议论文
以法治手段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
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利用红色资源、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久前,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旨在以法治方式推动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入阐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形成全社会一体遵循的法律规范,有利于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中华儿女自古敬仰精忠报国、以身许国、家国天下等爱国行为和精神。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凛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气节,万步炎“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担当……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激励亿万人民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井冈山上,人们走进“元宇宙·境界井冈山”体验馆,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基因;体育赛场,五星红旗一次次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令人肃然起敬;仰望苍穹,浩瀚太空里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太空之家”,让人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抽象的,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大好河山等方方面面。在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应主题鲜明、融入日常,既要紧扣党和国家的“大实践”“大事业”,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又要联系身边可感可知的“小点滴”“小事例”,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环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在面向全体人民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扎根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家长应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孩子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要结合当代青少年接受习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加强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建设,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主体责任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以法治手段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定能激励无数个小我融入大我,把拳拳爱国情、殷殷报国志转化为新时代奋斗实践,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吴丹;《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