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在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北京东城区,青砖灰瓦的院落、古朴典雅的胡同氤氲着深厚文化底蕴。广东潮州,木雕、潮绣、手拉朱泥壶等非遗技艺展示,成为广济桥的常态化活动。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才能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2022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从城市发展规律看,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城中村人居环境较差等“城市病”。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应看到,城市更新并不等于大拆大建。过去一些城市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破坏传统风貌等情况,不仅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切断了居民的乡愁记忆,还产生了新的城市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正是要引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应保尽保,才能更好彰显城市特色风貌。从要素层面看,要保护的不只是有形的单体建筑、街巷街区等,还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浙江的桑蚕丝织技艺、江苏的昆曲和古琴艺术、海南的黎族织锦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涵养当地人文底蕴的文化要素,也是激活城市生命力的重要资源。从时间层面看,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只有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才能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避免“千城一面”。
活化利用,才能激发内生活力。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历史街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老住户生活较为不便。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方面可以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在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补足设施短板,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育新功能、新业态,提升城市活力。在山东青岛中山路、广东广州永庆坊等地,博物馆、咖啡店等业态的引入,让老街区成为新网红、老街坊赶上新潮流。这启示我们,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也需要坚持以用促保。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将不断提升,城市也将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丁怡婷;《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5 版)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包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对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创造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多年绵延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征程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既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又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挖掘中华文明中的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不断融入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之中,有利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互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既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精神,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既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秉持开放包容,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时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同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作者张继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9 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内在统一、协调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科学指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指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和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领导人民历尽艰辛探索创造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石建勋为同济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9 版)
经验交流
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领正确发展方向。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我们创新学习方法,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谋划企业发展、推进经营管理、部署重点任务全过程。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信心,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科学理论是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越学就会越有信心,越学就会越有力量。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大部署,打造能源产业、数字科技、民生健康、产业金融四大业务板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投资从偶发项目驱动向战略驱动转变,向聚焦主业重点发展转变,向产业培育、创新引领转变,向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注重质量规模实力和行业影响力转变。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理论的威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出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发挥好国投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科技创新、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等工作深度融合;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突出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更好用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形成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前进道路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作者孙智勇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5 版)
理论知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新篇章,我们要全面把握、长期坚持、大力践行。
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重大意义,进一步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引领下,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同时,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以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为根本使命,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重大任务”,发出了继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动员令、宣言书。2023年6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了系统总结和集中概括,为我们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涵、实践要求、重大意义提供了重要遵循。这“十三个坚持”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这“十三个坚持”,根植于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使命担当,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实践基础、宏阔的世界眼光、深邃的理论思考、深远的战略考量,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是一个全面系统、逻辑严密、博大精深、动态发展的思想宝库和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既与前人的理论创造一脉相承,又讲出了前人没有讲过的新话,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过的课题,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了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科学的方法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着力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创造性、实效性,为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巨大的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全面深入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实践要求、重大意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把我们党建好建强作出贡献。
深刻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深层逻辑,进一步增强新征程上学思践悟这一重要思想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伟大事业历来需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来保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历来需要党的创新理论来引领。新征程上,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才能真正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才能真正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航船向着宏伟目标破浪前行、胜利到达彼岸,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需要,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时必须牢牢把握好的深层逻辑。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
从党的自身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成就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死灰复燃,一些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比如,一些地方和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要么简单化、“一刀切”,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要么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时抬头,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还任重道远;一些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不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总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无数事实都表明,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发挥主心骨和“定海神针”的作用;越需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真正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越需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使党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有效;越需要“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得到十四亿多人民的鼎力支持;越需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党始终应时代变迁、领时代先声、立时代潮头;越需要“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使全党全国形成排山倒海的执行力;越需要“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宏大的攻坚克难、完成使命任务的中坚力量;越需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有广泛坚实的人才支撑;越需要“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越需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使党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越需要“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保证各项权力按照人民的意愿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越需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不断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越需要“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去追求。一言以蔽之,建设强大国家,必须具有强大政党,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指导,才能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变成应对一切外部和内部矛盾、风险和挑战的“定海神针”,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新征程上应对一切复杂严峻挑战的强大政党。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转化为具体政策、具体任务、具体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抓到位、抓见效。
新征程上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当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各级党政机关肩负重责。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服务党中央最直接,对机关党建乃至其他领域的党建具有重要风向标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上必须走在前、作表率,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下功夫、见成效。
第一,要在带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持续下功夫、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中央和国家机关要毫不动摇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原则,以高度政治自觉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项工作的政治属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把各自工作和各项事业融入党和国家大局,自觉防止和反对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第二,要在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上持续下功夫、见成效。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走在理论学习的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理论上有更强自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有更高要求,不能随大流、一般化。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各级干部要以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个领域的深化内化转化,不断开创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发挥好各个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第三,要在带头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党组织上持续下功夫、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支部建在司局、党小组建在处室,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体系的一个特点。我们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让党支部强起来,发挥党小组作用。进一步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的思路,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发挥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把党员管住管好,努力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织类型较多、职能各异、工作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科学精准施策,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进一步增强机关党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要在带头正风肃纪上持续下功夫、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中央形象,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不少部门管理的资金、物资、项目,直接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必须在正风肃纪上有更强的自觉、有更严的要求。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抓实以学正风,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广泛持久地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清廉之风,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不断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三不腐”。养成俭朴之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经常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
第五,要在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上持续下功夫、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牢固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要坚持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一级示范给一级看、一级带领着一级干,无私无畏、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真正把每一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都建设成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作者:詹成付,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