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20230830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0830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08-30| 来源:北辰遴选

面试热点

“带娃出行”更轻松

  今夏,亲子家庭作为暑期出行主力,展现出了旺盛的旅游消费力。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在大中小学生放假最为集中的7至8月,国内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3.31亿人次。某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遛娃”需求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不少家庭出游面临大娃要玩好,小娃要照顾好的情况,在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都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近年来,医疗卫生机构、商场、车站、机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成效初显,但仍有不少工作有待改进和完善。比如,部分公共交通设施只有自动扶梯,没有升降电梯,有的游客只好抱着娃、拎着婴儿推车上下楼;有些公共场所母婴室要么难找,要么缺乏维护保养;有儿童餐的餐厅仍然偏少;酒店提供的亲子套房价格较高……这些都让家庭“带娃出行”很辛苦。

  今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这其中的一个落点,不妨从方便“带娃出行”着手。

  要推动打造更友好的“带娃”公共环境。目前,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多数是为成人设计的,比如卫生间里洗手台太高、娃够不到,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适合小孩使用的迷你马桶更是少见。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城市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推动政策落地,还需要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扎实行动,让老百姓身边“带娃出行”更方便的公共设施多起来。

  要营造更友好的“带娃”消费环境。鼓励商家参与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绝不是让商家做赔本的买卖。近日,某面馆抓住亲子消费商机,不仅推出专业的儿童营养健康套餐,还在门店提供儿童游玩区,有店员给孩子们做气球玩偶,通过吸引孩子,聚起了家庭消费的人气,带动销售额快速增长。事实上,只有亲子服务供给多了,让出游的家庭真正享受到物有所值的亲子服务,才能刺激亲子消费持续增长。

  让百姓“带娃出行”更轻松,需要“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协同发力,既要发挥政府作用,更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把握亲子家庭出行需求,增加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各环节生育友好型服务的供给,让亲子出游更安全、便捷、温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丽鹂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17 版)

 

议论文

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各地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让一大批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在广阔乡村大显身手。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乡村人才工作依然存在短板,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需要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门“功课”,从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各方面,全链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汇聚扎根,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充分发挥人才聚合效应,才能为乡村振兴聚人气、增底气。在引才育才聚才实践中,应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全方位培育本地人才;也“筑巢引凤”,拓宽乡村人才来源,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乡村。

  还要看到,用好人才是发挥人才效能、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要善用人才资源,将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对待人才,要用全面、辩证、开放的观点,既“压担子”,又“搭台子”,为其干事创业鼓劲撑腰,着力营造尊才、爱才、惜才、扶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制定人才发展计划,搭建能使各方面人才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才能让人才留得下更留得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大力引才、积极育才、灵活用才、设法留才,定能不断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内蒙古日报》)钱立功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5 版)

 

牢牢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真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对“六个必须坚持”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权威辅导。“坚持守正创新”是“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牢牢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真谛,要知其言更知其义,理解何谓守正、何为创新;要知其然更知其必然,领悟为何守正创新;要知其道更行其道,明确何以守正创新。

  知其言更知其义:何谓守正、何为创新

  “守正”之“正”是方向、道路、性质、立场之正;“创新”之“新”是以“说新话”“干新事”为特质的“新”。

  “守正”的实质是“因正确而坚守”。《纲要》提出:“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刻指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基于三个“完全正确”的认知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的基本要求,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质言之,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这些“根本”。“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做到道不变、志不改。

  “创新”的特质是“说新话”“干新事”。《纲要》提出:“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这表明,“创新”既表现为认识上的“说新话”,也表现为实践中的“干新事”。对于中国而言,“说新话”指的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新话”,具体表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通过萃取历史精华与把握未来发展,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又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干新事”指的是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纲要》在突出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同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表明当代中国的“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互动中实现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中国实践创新与中国实践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

  知其然更知其必然:为何守正创新

  “守正”为“创新”提供定力,“创新”为“守正”增添活力。《纲要》提出:“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与创新一体两面、辩证互促。

  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守正是本源、根基和前提,为创新立魂、立本、立根,是“不变”;创新是趋势、方向和动力,推动守正求新、求进,是“变”。一方面,守正创新既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传统文化相承袭,又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品格相贯通,保持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之“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身立命之“根脉”的“不变”定力。另一方面,守正创新立足现实之需,回应时代之问,突破思想观念束缚,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不断回应新关切、解答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让更多“变”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从而在“变”与“不变”的张力间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守正创新体现了继承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一方面,守正创新是继承创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实现“守正”。另一方面,守正创新是发展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又强调用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生动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两个结合”中继承与发展的内在机理。

  守正创新体现了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守正,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才能确保前进方向不偏航;坚持创新,善于顺势而变、随势而动,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守正”守的是真理的原则性,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否遵循真理的原则性决定了“创新”的前进方向;“创新”是以人的创造性创出新认识、新思路、新办法和新成果,意味着事物发展是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运动过程,是对“旧”的突破与超越。守正创新的目的是既要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又要坚持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以此激发守正创新的民族智慧,凝聚起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守正创新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创新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守正”守的是事物的本源、本质,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坚持的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创的是新的认识和实践成果,是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守正”不是刻舟求剑,“创新”也不是主观臆断。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其本质都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既尊重客观规律,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其道更行其道:何以守正创新

  要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在守正创新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从根本上确保守正不变质、创新不跑偏,推动开创新局面、书写新历史、创造新伟业。

  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新征程上,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思想武器,永不偏航、永不叛道,不断提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就是以时代为母、以实践为源,坚持“两个结合”,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同时,理论创新不是目的,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实践创新上,落实到解决现实问题上。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用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锁钥,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用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创党的自我革命之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真正做到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同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秘诀。前进道路上,要不断深化对自我革命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使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式现代化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在守正中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方法支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者徐艳玲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9 版)

 

策论文

全面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强调,“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加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新方向,对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达成我国既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更能引领全球生态治理、共享绿色成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认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以生态产业数字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加强生态产业数字应用的创新探索,助推资源的最优利用与高效分配,持续降低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是发挥数字化对生态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技术与生态产业实现融合与创新应用研究,推进生态产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二是培育数字化和生态环保相融合的新兴产业。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导向,推动生态安全、节能环保等数字化融合工程,加快数字技术在节能环保、自然生态管护领域的应用,围绕智慧城乡、智慧林草、智慧海洋、智慧水利、智慧环保等各个领域,推动以生态环保数据精准监测、科学决策辅助和智能环保设备研发等专业化服务的智慧产业发展,聚焦生态领域减污、降排、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需求。三是夯实生态产业数字化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数字技术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多方协同投入机制、科学评估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人才支持体系、产学研一体化支撑体系建设。

  以数字驱动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数字赋能是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要把数字技术作为驱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引擎。一是以数字技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精准量化。通过数字化解决生态产品的多维量化,包括生态产品的实物定量化、价值定量化等。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的规范化、标准化。运用“网格化”“星地一体化”“三维化”等手段,构建开放联动的生态产品价值数据库,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掌握生态产品的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与开发、价格情况等信息,绘制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地图”。二是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推动生态产品统一确权登记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层次、综合性展示,建立健全相关认证认可机制,确保生态产品信息的可信度。三是推动生态产品交易数字化。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生态产品数字化交易系统,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激活交易活力,提高市场活跃度。充分发挥数字电商平台的资源和渠道优势,促进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与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搭建数字交易市场和平台,推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

  以数智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数字技术与生态治理有效结合能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生产力”,系统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智化水平。一是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关联主体的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数字化,形成基于数字资源、数字方法、数字媒介、数字技术的系统、高效、智能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畅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生态环境数据传输通道,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修复等要素,实现信息采集流转、集成分析、反馈处置的共建共治共享和互联互通,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数据智能传输、智能分析、灵敏反馈、智能预测预警、智能决策和智能处置能力。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体系建设。以生态环境风险防范预警为重点,形成“天空地海”一体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系。推动数字“新基建”与生态环境治理融合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卫星遥感监测网建设,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三是推进污染防治的智能化转型。建设各类污染源数字化档案库,实现污染源管理“一源一档”。围绕“大数字”支撑“大保护”重点谋划和完善大气、水、固废、土壤、环境应急、环境信访、环境执法等综合数字化管理体系。

  以协同融合放大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向共进效应。数字化和绿色化不仅是全球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孪生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同时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一是引导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融合发展。激发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双向共进效应,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以场景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双向融合。加快研发和突破具有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特征的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数绿融合”的先导性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二是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以数字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推进感知控制、数字建模、决策优化等方式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和绿色智慧生产。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提高各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以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升级。以绿色转型为目标,采用绿色先进技术手段,对数字传感设施、网络基站设施、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改造升级,持续推动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使用,系统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路线。发挥行业绿色转型对数字产业的牵引作用,推动数字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绿色牵引实现数字化绿色化良性循环和协同增效。

  以数字生活引领公众绿色低碳新风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在促进节能、降碳、减污的同时,持续提升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一是培养公众树立绿色智慧生活理念。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公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建设绿色低碳社区,构建绿色生活信息平台,完善绿色生活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及配套环境设施。二是提升社区智慧设施建设水平。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强化数字技术集成应用,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打造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社区治理新形态。完善社区智慧设施建设,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水网、气网和热网布局,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在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动车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社区购物、居家生活、公共文化、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各类生活场景数字化。三是加强绿色消费中数字化应用。统筹推进绿色消费,赋能绿色消费供给侧的数字化,探索实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加大绿色消费的精准化、个性化传播,营造绿色消费氛围。通过数字化应用创新,丰富绿色消费场景,创新绿色消费体验。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数字生态文明依托数字科技力量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创新,必定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作者:穆松林,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30日 06版)

 

理论知识

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更好承担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明确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才能发挥党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制度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倡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为发挥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制度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竞争。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从国内看,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通过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经济才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于城市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

  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与此同时,我国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跟不上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还要运用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等相互联系中,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求关系循环是否顺畅是经济发展是否有质量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既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通过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催生优质供给,最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有力提升了供需适配程度。

  统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既不能以速度论英雄,也不能失去量的基础,而要在发展过程中动态把握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我国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动能持续优化,经济增长含金量进一步提高。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

  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进而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我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贸易结构优化,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提速,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教育、科技、人才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作者陈雨露为南开大学校长)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49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6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4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49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6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4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49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6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4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49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6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4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1006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349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566人

【新品预售】2024年9-10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45件
浏览 484人

【新品现货】2024年9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24件
浏览 116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