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郭美美事件,刺激公众神经
材料二:政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诚信缺失
材料三:老百姓成“老不信”
问题:要求紧扣材料,针对为何老百姓“老不信”问题,以“破除信任危机 重塑公众 信心”为题,写一篇策论文。要求全面深刻,文笔流畅,对策切实可行。1000-1200 字, 60 分。
参考范文一:
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从改进干部作风入手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
干部作风,从来都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更是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生 命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表明,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党的公信力可以演绎出众 志成城的凝聚力、号召力,同时转化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力;在和平建设时期,党的公信力不 仅可以焕发出无私奉献的感召力、迎难而上的开拓力,更可以彰显出和衷共济的鼓舞力和永 葆先进的生命力。故此,广大党员干部要驰而不息转作风、风清气正赢信任,重塑公众信任, 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
讲学习、勤实践,提高为民服务本领。要深刻认识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 能力,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在学习中把 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 化为抓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 党性修养,对党忠心耿耿、与党同心同德。
讲党性、强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作风建 设的核心问题。一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切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得 到更多更好实惠。三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 既 要考虑让多数人受益,又要考虑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矛盾。
讲实干、重作为,创造人民满意业绩。实干是从政之本、兴业之基。一要着力提升实 干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 把 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二要大力弘扬实干 精神。要有“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三要全力营造实干氛围。健全奖励问责机制,褒奖 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以强有力的震慑举措推动 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良好氛围。
讲正气、树形象,永葆清正廉洁本色。一要严格遵守纪律规矩。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 习党章和党规党纪作为基本功,心里时时有纪律、言行处处守规矩,不断强化红线意识, 切 实筑牢底线思维,坚决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二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严肃 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细胞工程”来抓,不断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 战斗性。三要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确保大道不偏离、小 节不丧失。 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任,是一个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锻造作风过硬 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为成党的崇高事业提供可靠的信任保证!(1238 字)
参考范文二:
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似乎倏忽之间老百姓就变成了“老不信”,社会诚信垮塌至 此,让人心惊。政府是社会方向的前者者,政府所代表的政务诚信是“第一诚信”,是整个 社会信用大厦的顶梁柱。政务失信,社会信用大厦就会倾斜。政务诚信事关民心得失、政权 存续。政务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持之以恒。
夯实思想基础。政务失信涉及思想“总开关”问题。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必须解决好信 仰信念问题,补足精神之“钙”,根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 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打造诚信政府作为硬任务, 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出诚信的民风社风。
构筑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暗箱操作。二 是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全面地历史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三是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建立官员诚信档案,健全信用评定、信用监管、信用惩 罚 等机制;实行“官德”问责,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促使公务人员把诚信原则贯穿于履行管理、 监督和服务职责全过程。 突
破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既要整体推进,也要在重点领域突破关键问题,特别是 关涉政务诚信的重大民生问题。比如,在政治上,要下大力气解决腐败问题,以对腐败零容 忍的坚定态度和有力措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在社会领域,要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公平的教育、医疗和社保条件;在法律领域,要着力维护公平正义, 有效遏制司法腐败,增强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需要不断改善社会环境。要加强舆情分析,深入研 判民情,增强政务诚信建设的针对性;加强舆论引导,树立诚信样本,曝光失信典型, 弘 扬诚信文化;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对造谣惑众、污名化政府的言论要敢于发声,以正视 听;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形成强大社会压力,让失信者如“过街老鼠”; 研究 内在规律,吸取国际经验教训,推进法治化进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务诚信建设之路。 诚信是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石,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政府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 本也。”无论对政府还是对民众来说,诚信都不应是高要求,而应该是必须遵守的底线; 守 信应该是自觉行为,而不必去强制。如果有一天,诚信成了我们国家、我们政府, 我们每 个人身上的气质,成为无需倡导的品行,诚信国家、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自然会真切到来。 (1048 字)
参考范文三:
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政府治理重在提升公信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 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水平,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就是切实维护并不 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当前,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打造“四大机制”。
提升政府公信力,要打造目标凝聚机制。现代社会结构逐渐走向碎片化和原子化,如 何将这一团散沙组织起来进行合作治理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如何在改革中达成共 识和凝聚力量成为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的 目标凝聚机制。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向民众做出承诺的逻辑起点也必须基于民意, 并全 面体现在政府机构和人员日常行为、规章制度、服务水平等方面。政府一方面需要认真倾听 民意、研读时势和科学评估,制定出切实可及、利国利民、符合长远发展的不同时间跨度的 承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并在全社会树立起自身机构 和人员的良好形象。
提升政府公信力,要打造信息公开机制。开放、透明、回应性是对现代政府的基本要 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 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推手。这就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府建设,扩大政府 信息公开的范围,加快政府网站信息更新速度,政府预算、采购、人事、决策、公共危机等 方面的信息要及时发布。及时公开涉及普通民众切身利益的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反馈信息。 充分利用报刊和新闻媒体加大信息报道,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氛围。
提升政府公信力,要打造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和完善行政问责体系,大力推行领导重 大决策终身问责制,扩大问责的范围和领域,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提高责任赔偿的标准, 延长问责的时限和链条。采取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的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领导干 部和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强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和平台 扩大公民参与和媒体监督,构建起政府外部强大监督网络体系。
提升政府公信力,要打造法治保障机制。法治政府建设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强有力 的法制保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 政 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 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 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科学分析政府权力运作流程,绘制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明确权力运作边界和步骤方法,推进政府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严格规范行政 执法程序,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制和纠错机制。
参考范文四:
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在网络舆论引导中提升政府公信力
当今时代,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一 条 重要渠道。对于网络舆论,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快速作出回应,另一方面应积极加以引 导。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能否因势利导、有效回应和处置网络舆情,是对政府部门行政 能 力的重要检验,也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提出了重要课题。故此,各级政府部门应树立新理念、 采取新举措,自觉掌握和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在应对和引导网络舆论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 能量,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中提升公信力。
及时回应,化解民众疑虑。面对网络舆论,政府部门应尽快掌握实情,及时准确作出回 应。网络舆论具有广泛性、互动性、爆发性等特征,引导这样的舆论不能回避民众疑虑, 而 应从维护公民知情权出发,主动深入到舆论发生的现场开展调查,认真研究网络舆论扩散中 民众的心态、诉求和需要,立足于有效化解矛盾,及时拨开民众眼前迷雾、解开民众心中疑 团, 使民众尽快得知真相、得到正确引导,避免政府自身陷入舆论漩涡而不能自拔。这样, 政府才能在网络舆论引导中赢得民众信任。
真诚对话,搭建良性互动平台。随着网络媒介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大量网民通过 网络参与社会舆论。面对通常由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敏感问题等引发的网络舆论, 政 府部门应改变“主客二分”的管理思维,尊重民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本着为民服务、坦 诚相待的行政伦理,搭建政府、公众、媒体良性互动的平台,与各有关主体形成平等相待、 真诚交流、彼此尊重的和谐关系。在具体实践中,政府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舆论危机, 就应 尽快与民众沟通交流,通过权威网站收集民众建议,发挥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作用; 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邀请民众代表、媒体代表共同商谈解决措施,认真回应民众意见;通过政府、媒体、民众真诚互动和良性对话,推动舆论危机化解,维护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制度保障,健全监管问责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搜集识别、研判和应急处 理机制,对那些恶意制造混乱、传播谣言、引发舆论危机的人或媒体坚决查处,并第一时间 向民众公开。同时,加强对网络舆论背后利益链或保护伞的法律追究,形成强有力的法律问 责。按照系统性、长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制定集预防预警、审查准入、及时监管、有效问 责于一体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力戒采取短期整改、突击检查、抓典型处罚等“一阵风” 方式。这样,网络舆论危机才能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也有利于政府获得民众的认可和信任。
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网络舆论危机的爆发,很多时候是在少数人鼓 动下,不明就里的网民或在虚拟世界出现价值迷失、精神困顿的人群,借助网络平台发泄情 绪,夸大或歪曲事实,甚至颠覆人们心中固有的道德观念、思维模式、情感依赖和精神寄托, 以致造成大众心理恐慌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通过科学疏导、心理辅导、情绪 化解、精神安抚等措施,消解网络舆论危机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和情感干扰。相关部门应秉持 以人为本精神,重视人的尊严和需要,加强舆论引导过程中的情感关怀,使民众感受温暖、 舒缓情绪,从而更好化解舆论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
参考框架: (一)
一、不忘初心,以心换心,打开百姓心锁。
二、治水用疏,以疏换心,解开百姓心结。
三、阳光政务,以信换心,照亮百姓心田。
四、为民务实,以行换心,重塑百姓信心。 (来自学员小 F)
(二) 抓稳开头起步,找准时机破解信任危机。 抓好承前启后,公开透明破解信任危机。 抓好作风转变,担责担当破解信任危机。 抓好资源整合,创新方式破解信任危机。 (来自学员小建)
(三)及时回应,妥善化解民众疑虑。 真诚对话,搭建良性互动平台。 制度保障,健全监管问责体系。 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关怀。
(四) 俯身倾听是一种执政姿态。 耐心解答是一种政治态度。 依法透明是一种政治底色。 公正廉洁是一种政治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