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防线
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对广大未成年人来说,网络为他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能帮他们更好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与此同时,网络也给未成年人保护带来一些隐患。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出现打赏纠纷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更凸显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我国新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增设“网络保护”专章;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作了专门规定。但目前来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且随着形势变化不断产生新问题,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条例》的出台,是相关法律在网络保护领域的进一步落实。
《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在立法思路上,注重处理好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并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在具体执行中,明确了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明晰了不同情形的法律责任,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
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言,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在规范网络信息生产之外,网络素养促进也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课题。《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规定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等。其中,规定了一些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凸显了平台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守门人”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发展,“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网络沉迷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条例》明确规定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细化网络游戏实名制规定等。针对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条例》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消费金额、参与范围等,意味着网络服务需要建立有效的用户身份认证和年龄分级系统,实施差异化的服务策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期待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人格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法治保障》)王庆峰;《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第 05 版)
议论文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11月6日,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郑重宣示中国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的行动和决心,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相关共建国家坚持把科技人文交流作为重要根基,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服务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作为重要方向,把开放创新生态构建作为重要内容。从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进行短期工作和交流,到共同建设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从实施一批“小而美”的合作项目,到建设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在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下,“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科研人员往来愈发紧密,科技合作成果日益丰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格局,结出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果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唯有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才能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力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也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方向。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才能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对引领新形势下国际合作和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郑重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围绕“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面向未来,中方将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各国共同挖掘创新增长潜力,激发创新合作潜能,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各方携手前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就一定能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唯有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才能收获累累果实,才能建立利在千秋、福泽万民的长久之功。让我们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焕发出时代光彩,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第 02 版)
策论文
以创新之力逐梦太空
近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回首来时路,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航天重大工程圆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我国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
航天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多种学科的进步共同支撑着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其中空气动力学研究被誉为飞行器设计的“先行官”。航天事业每一次进步的背后,空气动力学研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航天强国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快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自主创新步伐,为航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战略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以空气动力学研究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就要始终把握好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好科技创新规律和企业发展功能定位,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攻克“卡脖子”难题,不断在前沿探索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加大要素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航天空气动力学的创新需要大量研究数据作为支撑,“数据驱动”是必要手段。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研究数据在生产、存储、共享、分析等各环节的联通。同时,应建立新一代科研生产数字化协同研制平台和上下贯通的科研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数字化充分运用于理论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等各方面,覆盖航天空气动力学建模、生产、试验、分析全流程,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融合。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才能持续增强人才效能、释放创新红利。比如,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探索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创新平台和制度机制,从政策条件、院管课题、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基础研究稳定支持;通过学术技术带头人提名机制、型号项目负责人选拔机制、课题负责人选聘机制、重要任务“揭榜挂帅”机制把骨干遴选和识别出来,给予相应奖励,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实践证明,人才有活力,就能为创新注入充沛动能。
培育创新文化,强化精神引领。文化是推动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空气动力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周期长、难度大、投入多、风险高,要求科研人员耐得住、钻得深。在拼搏攻坚中,中国航天人培育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用好精神文化资源,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有助于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毅前行。
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写就了壮美篇章,也必将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飞”得更稳、更远。加快包括空气动力学在内的各领域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下苦功夫、真功夫,就能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作者王献雨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第 05 版)
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为成功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提供了坚实支撑。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作出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
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基层治理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智慧党群服务系统,建立党建网格化平台,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工作力量下沉,鼓励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动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充实基层一线力量,发挥党员在基层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担当作为。
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基层社会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坚持完善治理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简便应用软件,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杨芳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第 07 版)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促进提质增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把人才自主培养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大国工匠等竞相涌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优势持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人才支撑还不够坚实。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方向,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努力在前沿领域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人才规模与人才质量同步提升。
培育复合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更多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多方面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立足这一现实需要,牢固树立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切实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持续增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不同人才培养主体之间的有机协同,搭建高水平合作培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人才各方面技能,在解决重大问题中培育现实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优化成长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要在制度环境、资金支持和生活服务等方面持续做加法,下大力气破除制约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为人才成长营造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尊重、友善的制度环境。持续优化和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基金资助体系,稳步扩大基金规模以及资助覆盖面,为人才潜心科研、创造创新提供物质支撑。提升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营造人才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王永贵,史梦婷分别为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7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