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
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备受关注。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不久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提出具体政策落实措施。城中村改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积极稳妥把这件好事办好,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城中村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形成,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在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呈现数量多、面积大、人口多等特点。以广东广州为例,城中村村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10左右,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三成以上。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城中村存在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另外,一些城中村违章建筑多、人口密集、产权关系复杂。现阶段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以新思路新方式破解一系列难题。
城中村情况复杂多样,改造要坚持先谋后动,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不同方式,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比如,资金可以平衡的、改造意愿强烈的、产权基础清晰的,适合实施拆除新建。不具备条件的不硬上,以守住安全底线为原则,常态化开展整治提升。一些城中村年代悠久,保存着不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则应在历史空间活化、城市风貌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为人们留住乡愁。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可以由政府筹措资金,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不过,城中村改造通常周期较长,加上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资金筹措难度较以往可能有所增加。各地应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积极寻求多样融资渠道,更好挖掘土地价值,细化相关政策支持等。近几年,上海、陕西西安等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基金,其中上海创设了全市统一的旧改功能平台,相关单位还联合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城市更新基金。统筹全市资源,以市场化融资手段破解旧改资金筹措和平衡难题,这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解题思路。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城中村为外来人口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空间,也为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了创业空间。城中村改造不能“一刀切”,必须进行认真调研和分析,解决好人和产业怎么安置的问题。城中村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业态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要更加注重产业导入和培育孵化。此外,需要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房,给低收入人口提供安居之地,以免形成新的城中村。切实保障好居民利益,发展多样化业态,才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让新市民更好地在城市扎根。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关乎多方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当前,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正积极稳步推进,期待改造能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让更多人更好地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丁怡婷;《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6 版)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8亿人。如何破解养老难题?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个有效举措。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人民群众的健康及养老服务需求,深度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业形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弥补养老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需要加强产品的实用性、便利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涉及家政、医疗、康复、护理等多个行业,无论是终端制造商、平台服务商还是养老机构,都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产品与服务。比如用于居家养老的“菜单式”上门服务定制平台,要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本需求,管用好用;用于远程健康监测的嵌入式传感设备,要能够切实解决独居老人无人监护的现实问题。相关设备只有便捷易操作,才能方便老年人学习与适应,帮助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还要着力为老年人提供温馨的服务。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既考虑老有所养,又考虑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更温暖、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比如为陪护与康复机器人增添一些诙谐、幽默的互动功能,开发提供陪伴的电子宠物等,让老年人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服务的是“夕阳红”,却是一个朝阳产业。只有不断提升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健康及养老需求。
(摘编自《福建日报》,原题为《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夕阳红”》)范璋铠;《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6 版)
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国务院办公厅9月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在拓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等产品供给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将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施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扩大城市休闲空间,加强主客共享,丰富文化和旅游休闲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旅游度假区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休闲度假产品和服务,着力建设滨海、山林、河湖、温泉、冰雪等多种类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
在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惠民政策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将不断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丰富旅游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加大文体商旅等领域的融合力度,围绕避暑、避寒、亲子、研学等消费热点,推出系列消费活动。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开展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新场景新产品新玩法。创新开展“旅游中国·美好生活”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以神州春色、畅游一夏、山河秋韵、冬日胜景等为主题深入实施“跟着季节游中国”专项推广,通过特色化供给创造新需求、细分化需求牵引新供给,持续营造浓厚文化和旅游消费氛围。
本报记者王珂;《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19 版)
议论文
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
——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①
卸装、扫描、分拣,走街串巷投递,敲门收揽快件……为了更好服务新就业人群,有地方两新工委的工作人员换上统一工装,跟随快递员跑全程,进行一场零距离、体验式调研。亲眼看到所急所需,亲耳听到所想所盼,工作短板更明晰,服务自然更暖心……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以扎实作风谋划举措、部署工作,采取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对总结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要“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实”,乃做人做事之本。老百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非常反感,喜欢的是实实在在做工作。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身边开展,越到基层越要突出一个“实”字。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又是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的重点措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的历次集中教育,都以思想教育打头,理论武装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把理论学习这个基础打牢,真正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才能达到主题教育的预期目标,推动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要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一条重要经验。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马克思主义“真经”常念常新,越学越觉得有信心,越学越觉得有力量。还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知不弃行,行不离思,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坚持实践导向、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坚持不懈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学做结合中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到手。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面对社区停车难这样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该怎样盘活各类资源,解决治理难题、满足居民诉求?针对填表留痕过度、没有实际内容的会议过多等形式主义问题,该怎样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干部鼓劲?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敢于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调研,多解剖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摸清社情民意,提升政策精准度,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面对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坚定理想信念,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风雨无阻向前行,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浩燃;《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4 版)
策论文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作出具体部署,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农创客是指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或拥有股权的人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近年来,浙江等地通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培育了一批有知识、有活力、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农创客,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与党中央要求相比,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农创客的培育发展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激发农创客的创新创业活力,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推动农创客人才引育与农业产业升级联动发展。紧扣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需求,着眼于综合运用政策引领、信息发布、技术服务、专项培训等多种手段,加快建立一支覆盖农业主要产业、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的农创客队伍,推动农创客人才引育与农业产业升级联动发展,加快实现传统农产品强链、优势农产品延链、新兴农产品补链。比如,浙江省建德市聚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稻田+艺术”“乡村+研学”“山水+文创”等乡村文旅融合人才,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农创客开展传统种植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把“物联网+种植”、光生物LED照明等前沿技术引入草莓、柑橘种植等产业,不仅壮大了乡村特色产业,也促进了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破解农创客人才和项目成长难点。农村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加快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利于农创客降低创业成本、拓宽融资渠道、补齐技术短板。要加强融资渠道对接,鼓励设立农创客发展产业基金,通过阶段参股、风险补偿、跟进投资等方式投资农创客企业,同时积极对接创投机构、众筹平台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创客企业,解决农村创新创业项目融资难问题。支持农创客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创办企业研究院、区域创新平台、科研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为农创客成长和项目发展提供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农创客服务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完善农创客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这有利于为农创客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农业部门干部与农创客结对制度,定期走访,及时了解农创客发展中的技术、融资、保险等问题,并出台针对性措施帮助其解决发展难题。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农创客典型宣传报道力度,切实把对农创客的优惠政策、公共服务资源和农创客发展的现状成效等信息传递给社会各界,积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激励农创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作者胡青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9 版)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调要“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工作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中的作用,不断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要实施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确保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帮助青少年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推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研究并推广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形态不良等情况的运动干预方法。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积极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深化体教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聚焦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促进体育协同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坚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加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扎实开展。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和青少年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制度,鼓励各运动项目创办高水平青少年赛事活动,打破部门界限和注册限制,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相互衔接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竞赛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的赛事供给。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为缺少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育和教练服务。
强化科技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当前,科技对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要深入把握传统体育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青少年体育的结合点,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载体。利用新技术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进行伴随式、常态化建模跟踪,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个性化体育活动策略和学习方法,帮助青少年自主设定体育活动目标和计划、自我评价体育活动效果,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青少年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作者陈作松为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