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考察。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里安居乐业,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高兴,指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擘画“千年大计”,嘱托“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指导城市建设,强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聚焦城市治理,指出“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城市发展中的“人”,始终心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指引新时代城市建设朝着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不断迈进。
“上海最高的楼里,有我的名字”。在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8年建设周期中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不断成为现实。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北京市创新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只要群众拨打12345反映问题,立即就有人响应、受理,努力做到快接快办、办成办好。广西各地将公租房小区融入城市建设合理布局,让公租房租户获得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这样的暖心举措,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密码,彰显着城市建设管理的人文关怀,也让“人民城市”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今天,城市的高度不断刷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温度也要“水涨船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外来务工人员来上海作贡献,同样是城市的主人。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让无论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居民,还是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都能在城市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都能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都能拥有生活的保障和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更好激发人们的奋进热情,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之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我们要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从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到设立便民菜场,从增加公园绿地,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从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出发,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以一项项精准服务、精细管理,为人们排忧解难,把“烦心事”变“舒心事”,才能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今年5月,广东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落成,来自湖南岳阳的农民工易群林受邀第一个登上舞台演奏。随着一双粗糙的手在黑白琴键上跳动,音乐悠悠响起,彰显出一个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细致的人文关怀,让城市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我们将更好绘就“幸福之城”的美好画卷。
张凡;《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第 04 版)
以法治护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老城墙、吊脚楼、黄葛古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戴家巷,紧邻洪崖洞景区,近些年来,经过更新改造、保护利用,来此旅游休闲、感受山城文化魅力的游客络绎不绝。老旧建筑焕发新生,《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规章的护航,功不可没。法治,为当地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
不仅是重庆市,近年来,各地聚焦“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关键问题,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实践来看,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内在要求。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99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3万多处。随着保护对象不断扩充,如何实现应保尽保,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成为必须解答好的新课题。当前,在个别地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还存在建设性破坏屡禁不止、保护对象不完整、保护修缮不到位等情况。切实保护、利用、传承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必须进一步筑牢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屏障。
加强法治保障,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也要强化法规制度的执行。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这有助于强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领域执法司法衔接,推动形成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的保护合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从加强执法检查,到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的督促协同优势,推动多部门共同履职、统筹协调,将法规制度执行到位、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升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水平。
让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城乡建设,既要守住法治底线,禁止破坏性地开发利用,也要依法加强活化利用。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口署前路,有一栋“90多岁”的红砖洋楼,去年被评为越秀区第二批传统风貌建筑。前两年,因为雨水多,小洋楼三层出现漏水现象,使用人不得不把三层的地砖全部撬开,重新做防水,再找来新地砖铺上,花费不少。针对此类情况,今年7月正式施行的《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明确提出:“非国有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向市、区人民政府申请日常维护和修缮资金补助。”这有利于激发保护责任人的保护主动性和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就在群众身边,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应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及时依法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保护更有法治温度,才能更好凝聚各方力量。
今日之中国,锦绣大地上,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以法治护航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统筹好发展与保护,定能更好地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张璁;《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第 05 版)
策论文
科学统筹医疗资源 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预判今冬明春呼吸道疾病总体形势、流行特点、发展趋势,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和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因此,公众不必过于担心甚至恐慌。
经过3年多的抗击新冠疫情斗争,我国积累了更为丰富的传染病防控经验,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的医疗资源、药物储备是充足的,应急方案、防控措施是得力的,完全可以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眼下仍需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健康科普宣传,让群众更加安心放心舒心地看病就医。
科学配置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通道。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模式。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做好分级诊疗,畅通转诊渠道,跨科跨院调剂人员,保障医用物资供应,推广互联网医疗,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进一步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根据患者数量分开午间、夜间和周末门诊,延长服务时间,不断优化挂号、检查、缴费等救治就诊流程,方便群众就医。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疾病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筛选出“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应对急性呼吸道疾病,中医历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突出优势,可以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普及中医药防治疾病知识,不断提升防治效果。
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流感等疫苗供应保障和接种服务,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尽早接种疫苗,降低患病风险。做好个人防护,不带病上班,不带病上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白剑峰;《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第 14 版)
经验交流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加快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为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保持较快增速,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把握旅游产业化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方位,贵州着力发挥世界级文旅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提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求。
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树立世界眼光,打造独具贵州特色的文旅要素,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级高桥资源、世界级天文资源以及独有的酱香酒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世界级资源向世界级景区转化。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进一步强化景区管理、完善景区功能,做大做强文旅要素体系,提升龙头景区的品牌价值。着眼新兴文化热点,打造标杆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现有“村BA”“村超”等打造成独具贵州文化标识的文旅要素,实现“流量”变“留量”。
整合特色产品,丰富旅游供给。围绕“食之爽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多维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建设极具文化内涵的世界级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制定推广“黔菜”标准,开发地方特色菜肴,打响特色美食品牌。加快丰富文旅住宿产品,加大高品质酒店供给,鼓励支持民宿产业加快发展、规范发展,积极引导避暑、山地、康养等贵州特色住宿产品发展。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提升重点客源地通达贵州的便利度,提升交通场站到景区及景区间的便捷度。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主体责任,大力实施以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提高文化创意设计水平,精心开发优质文创产品,发挥白酒、茶叶、民族医药、民族民间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优势,加快推进地方优质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加速文化演艺娱乐市场发展,提升现有旅游演艺品质,更好展示贵州特色文化旅游形象。
增强国际合作互通,通过外循环促进内循环。推动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全面接轨,主动增强与世界级机构和平台的互动,通过举办海外主要客源地推介会、建立文旅友好城市等形式,获得广泛认同和推广,打造世界级文旅知名品牌。推动与国际专门机构的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节庆会展活动,推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等国际性会议会展与贵州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提升贵州面向全球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打响“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品牌,多措并举提升入境游客占比,激发入境游市场活力。
(作者张学立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本报记者黄娴整理);《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