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40 分)
材料: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12 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 多次提及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第一热词。深圳较早迈上质量型发展 轨道,又是肩负重大使命的经济特区,必须义不容辞地交出高质量发 展的优秀答卷。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发展阶段,推动转向这个阶段需要 有与之相匹配的新理念与新视野。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坚决摆脱“速度情结”和 “换挡焦虑”,奋力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深圳人 均生产总值较高,更应当对标国际先进、世界一流,着眼于满足人民 群众对各类产品、服务质量不断升级的需求,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攻坚战,以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能力,以质量引领扩大有效供给,打造 出质量型发展的精彩样本。
问题:请为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解析:论述题是典型的主观性题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除了考 查专业理论知识外,同时也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论述题的解答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答题的深度问题,二 是答题的整体完美度问题。解答一道论述题就是写一篇小论文,必须 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有理有据。一般来说可以从“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三段论式的阐述。
本题是问为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拿到题后,应 在脑海中迅速形成解答此题的整体思路。第一步,是什么,即什么是深圳高质量的发展,第二部,为什么,高质量发展原因是什么或现在 的发展有哪些问题;第三部,怎么办,即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但答 题的重点一定在对策上。
看题目中的信息,一是要有新视野,二是要有目标即满足人们美 好生活愿望,三是要克服“换挡焦虑”,四是对标国际,五是供给侧改 革,六是创新。这些都是题目给的对策。
[参考答案一 22 号]
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 是 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 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作为肩负这一重大使命的经济 特区,虽较早迈上了质量型发展轨道,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 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 战。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全面开展各类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排查治 理,充分发挥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作用,加强与互联网 企业合作,抓好风险预警甄别。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中央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和乡村振兴战略。抓好对口扶贫协作,实施 一批产业共建、劳务协作等帮扶项目,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三是打 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大水生态修复,开展大气质 量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污染控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执法守 好绿水青山。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打造中国制造 2025 国家级示范 区。做强深圳制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 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制定完善土地供给政策,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创新型 企业等用地保障。实施大项目带动、产业链拓展行动。三是提升现代 服务业发展能级。做强做优金融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消费 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征信等,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四是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 业,壮大民营经济。
三、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一是补齐原 始创新能力短板。启动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计划, 组织重大项目攻关。二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 壮大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三是集聚创新创 业人才。坚定不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积极培养引进高技能 人才。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撬动更 多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种子期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更紧密更务实的深港澳合作,发 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一是建设前海城市新中心。推动前 海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大前海”发展格局,大力拓展对外合 作新通道。二是打造湾区合作新亮点。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 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土地整备和更新改造。三是构建“一带一路”交 流合作新载体。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推动 出口产品提质量、创品牌,提高外贸综合竞争力。四是开拓全球海洋 中心城市建设新领域。强化陆海统筹,发展壮大海洋航运、海洋生 物、海工装备、海洋旅游、海事服务、海洋金融等产业。五是增创区 域协同发展新优势。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圈,深化区域 合作,推动深莞惠“3+2”经济圈深度融合发展。
五、系统提升城市品质。一是调整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高标准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 规划编制。二是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统筹提高各区规划建设和公共 服务设施的标准,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三是推进基 础设施建设大提速。以建设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 纽、国家铁路枢纽、世界级集装箱航运枢纽和区域城际轨道交通枢 纽。四是打造一流智慧城市。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全面感知体系等工 程,促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五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城 中村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加强社会治理创 新,深入推进平安深圳建设,着力打造安全城市。
六、加快建设美丽深圳。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让城市回 归自然、回归生态。一是实施绿化提质工程。完善绿色生态网络体 系,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和公园服务功能,推进城市主干道和主要进出 口景观创建。二是实施美化提升工程。加强城市建筑立面整治,着力 破解城市垃圾难题,深入开展“厕所革命”,让城市更干净、更美 丽。三是实施亮化提标工程。加强城市夜景整体设计,提升城市门户 枢纽和重要节点景观品质,打造独具特色的灯光风景线。四是实施活 力海岸工程。大力加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丰富滨海体验,拓展海岸 生活空间。
七、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加快文化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 文化标志性设施,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 业。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支持原创研发,推动新媒体、 资讯等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 升行动,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四是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体育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五是创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 展。
八、集中力量补齐民生短板。开展发展成果惠民行动,努力为市 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一是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把教育 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 等突出问题。二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发展 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从治疾病向促健康转变。三是加大住房供应 和保障力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 度,着力破解住房难问题。四是推出一批交通便民措施。大力发展公 共交通,深入开展交通拥堵大整治。五是努力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 全城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健全全链条可追溯监管体系,从源 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深圳特区人民要 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以新的更大作 为开创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参考答案二 19 号]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 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 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将按照习总书记“四个走在全国 前列”的指示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率先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发挥先发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找差距、补短板、破难 题,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打造中国制造 2025 国家级示范区。坚定不移做强更具比较优 势的深圳制造,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电子 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扩大工业投资;实 施技改倍增计划;出台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和若干措施;开展智能制 造应用示范。二是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制定完善土地供给政策, 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创新型企业等用地保障。实施大项目带动、产业 链拓展行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 级。做强做优金融支柱产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金融人才发展的政 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征信等。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口岸经济带。壮大物流产业,强化 物流枢纽功能。提升会计、律师、咨询、设计等专业服务业水平,发 展会展经济。四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充 分发挥创新创业者的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 企业,壮大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企业服务机制。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产业、研发、市场、 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实施综合创新生态优化计划,坚定不移建 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一是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继 续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启动大科学装置群建设,推进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 展的政策措施,新建新型研发机构。二是培育新动能。继续大力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探索构建新技术新产品的准入、标准、认证、定价机制,构建覆盖各 领域的深圳标准体系。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新增创客空间和创客服务 平台。三是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坚定不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特 区,实行各项人才政策,加快各类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 技能人才。四是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若 干措施,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继续办好高交会、电子信 息博览会、国际创客周、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创 新金融监管手段,全面开展各类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排查治理。完善 市场准入和清理退出等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坚 持全覆盖、零容忍,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城市安全运 行。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部署和乡村 振兴战略,继续推进援疆、援藏工作,加快喀什“一城一园一区一校 一中心”建设,帮助塔县、察隅县贫困人口加快脱贫。抓好对口广西 百色、河池扶贫协作,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全面完成对口帮扶河 源、汕尾 323 条村脱贫任务。做好对口帮扶四川甘孜、重庆巫山工 作。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深入推 进河长制,系统治理、挂图作战。加大水生态修复,统筹拆违、截 污、清淤、补水、岸绿、景美和道路配套。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开展 大气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计划,研究推进土壤污染 控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用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执法 守好绿水青山。
三、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构建权责 明晰、服务为先、管理规范、执法严明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治 理现代化水平。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一是细化城市管理的法 规规章。修改和完善房建、物业、食品安全、共享单车、等管理办 法,力求有法可依。深化街道设计导则和道路配套、广告招牌、交通 指引等标准化建设。二是开展城中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城中村总体 规划纲要和分类更新整治的配套政策。加快管道燃气入户,加大消防 安全治理投入,实施社区输配电改造工程,开展排水管网“进村入 户”。三是着力打造安全城市。坚持以制度管安全、用技术防风险,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加强消防、 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安全治理,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深入推进平 安深圳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坚定 不移推进更规范更有效的基层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规范发 展社会组织,加强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健 康发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强化社区网格 员、楼长等动态巡查,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坚定不移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一是深入推 进自贸区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深化 深港金融合作。二是推进通关改革。建设智慧口岸,全面推广国际贸 易“单一窗口”。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 点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事项整合到商事登记“多证合一”,推动 深港跨境商事登记电子化。四是推进建筑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企 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 五是着力保障产业空间。继续实施“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 动,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盘活低效用地资源。六是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国家、省税费减免政策措施,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收费、 行政审批中介收费。七是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 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知识产权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平台,高 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八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展“诚 信深圳”行动,搭建全市统一征信平台,全面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 共享、使用,实现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努力打造一流信用 环境。九是创新人才公共服务。制定鼓励海外人才来深创业就业政 策,完善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努力营造一流的人才 环境。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大湾区发展规划建设为契机,争取推动深圳更多项目纳入粤港 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专项实施方案,坚定不移推进更紧密 更务实的深港澳合作,坚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 市,积极对标国际化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 放型经济。一是建设前海城市新中心。高水平优化提升前海发展规 划,推动前海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构建“大前海”发展格局,大力 拓展对外合作新通道,推动自贸片区加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 纽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二是打造湾区合作新亮点。与香港共同 推动河套地区开发,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强深港教 育医疗合作,主动与澳门联手开拓葡语国家市场,积极参与广深科技 创新走廊规划建设。三是构建“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新载体。拓展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体 系。推进外贸强市建设,研究制定新一轮外贸扶持计划,支持外贸龙 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四是开拓全球 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新领域。强化陆海统筹,建立健全法规政策,编制 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用好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发展壮大海洋航运、海洋生物、海洋旅游、海洋金融等产业。五是增 创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 圈,深化区域合作。深化跨界河流、大气等污染联防联治。高起点建 设深汕特别合作区,落实深圳哈尔滨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两地多 领域合作。
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朝着习总书记的指引方向,特区人民要 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让我们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以新的更大 作为开创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