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公务员“降薪”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榜,尽管部分地区官方“下场辟谣”,但实际上很多公务员的收入从去年就开始“受到影响”。看到一些勇敢跳出体制的前辈们拿着“高薪”,很多年轻公务员也“跃跃欲试”。如果目前每月收入是7000元左右,体制外开出15000元的月薪,该怎么选呢?
先说结果,“价码不够”,不要辞职。
普遍认同“三一”原则。也就是说体制外的薪酬达到体制内收入的三倍以上,才值得考虑“是否”辞职。一方面是劳动强度,尽管体制内一些基层岗位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和私企的辛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另一方面是工作压力,企业是要赚钱的,各类任务考核不是写写报告、填填表格就能完成的,领导和甲方提出的所有要求,不论是否合理,都必须无条件执行且要做好。
计算薪酬“标准”很重要。比较收入,必须有科学统一的标准。对方开出一万五的月薪,应该是“税前收入”,即财务上所称的“应发工资”,实际上扣除社保和税费后到手也就一万二左右。同时,部分企业不缴纳住房公积金,且社保缴费基数也非常低。体制内目前到手七千元左右,如果加上扣除的社保、税费、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年金等,可能个人收入已经“破万”了。
洽谈薪资“门道”有很多。和一些已经辞职的公务员聊天,很多人直呼当年“太单纯”,在薪酬上“吃了亏”。一是“大胆要”,多数企业实行“密薪制”,每个人的标准不一致,一旦“定了级”涨薪很难且幅度很有限。二是“签合同”,体制内的人整体素质较高,容易相信承诺,但是社会上完全不同,一旦发生纠纷就以“合同”说了算。对方承诺的所有条件,都要用“白纸黑字”的合同固定下来,保护好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