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
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灵宝市委常委、副市长、故县镇党委书记 贾学党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在绍兴市上虞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跟班学习,侧重学习了上虞区文旅融合发展、“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期间,实地参观学习了晋生村、新屯南村、棠棣村、大善小邬村、安吉余村等20多个乡村建设发展情况,这些村都是浙江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杰出代表,其相关做法、理念、成效令我大开眼界、深为折服,也在不断思考我市的学习借鉴之策,现将学习“千万工程”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01
“千万工程”带来的显著成效
浙江省委省政府自2003年开始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20年的努力带动广大农村实现了精彩蝶变,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一)筑牢生态底色,环境优美宜居。
广大农村牢固树立“生态立村,绿色发展”理念,清除“散乱污”,创建“无废乡村”,公路通到家门口,实施雨污分流、户厕改造,垃圾干湿分类,实行乡镇转运、县区回收处理,初步实现“零填埋”。完成了村庄布局规划,依托地形地势建立了花园、公园、文艺广场、篮球、门球等文化活动设施。
晋生村、新屯南村加大河流整治维护力度,村内小桥流水,水清岸绿,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新屯南村是“江南威尼斯”,实现了村庄景区化提升,环境优美宜居。村内房屋坐落有致,风貌统一,许多都是独栋三层洋楼,院内花园透绿,门口车辆停放有序。
(二)整合土地资源,产业丰富高效。
村内普遍有一些加工厂,也有村民在自己家里经商办企业。这些加工厂有的是村集体通过土地整合流转,对外招拍挂,完成了村集体建设经营村庄的原始资本积累,有的是集体资产,每年收取租金。
种植类土地普遍进行了流转,村集体出资或者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大棚、滴灌、围栏、内部道路等基础设施,有种植资金、技术的村民承包,实现了共赢。
晋生村就建设有千亩梨园、千亩柑橘大棚,与哈工大合作建设了稻鱼共生循环利用现代农业基地,还在村里开辟了无人驾驶农机具实验基地。
(三)挖掘特色文化,人才回归集聚。
余村以前是矿山资源村,全省“千万工程”开始实施后,转变发展理念,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发展漂流和生态旅游,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吸引大批团队和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安吉县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县域旅游第一名。
晋生村依托“谢晋故里”这张金字招牌,修建了电影梦工厂,开发了旅游、研学等产业。棠棣村则是通过祖辈的兰草种植业不断创新发展壮大,村内建设有两座大的玻璃温室大棚基地,集种植、观光、研学、销售于一体,带动整个乡镇联动发展兰草产业。
(四)传承乡村文化,村风文明淳朴。
上虞区丁宅村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以村里的五星级文化礼堂为依托,创办道德讲堂,开展孝亲敬老、孝德模范等评比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传递正能量;为村民量身定制文化建设方案,发展广场文化、乡土文化、节庆文化等群众文化。村里相继组建了腰鼓队、民间吹打乐队、女子舞龙队、健身舞队、铜管乐队等多支队伍,村民学文化、学科技的风气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生活更加充实和谐。
(五)发展数智乡村,强化党建管理。
普遍重视对外宣传和形象展示工作,走进村支部,都会有一个专门用于宣传的展览室或者村史馆,大屏幕实时显示村里的土地、森林覆盖、气象、垃圾分类参与度、人文环境、党建、服务、数智乡村等情况,具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同时通过展板图文并茂介绍村史、产业发展、先进个人、集体荣誉等情况,让参观者对村情和未来发展思路一目了然。村里普遍建有群众办事大厅、老年食堂,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
晋生村提出了事情办理不出村、就业发展不出村、文化娱乐不出村、矛盾纠纷不出村的“四不出村”口号,实现了村民自治共治。
近年来,灵宝市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在全市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结合故县镇有关情况,通过此次对比学习,发现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成效较为明显的村比较少,主要是冯家塬村、河西村、安家底等村,约占全镇的十分之一。即使这几个村与实地考察村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是多数村基础设施薄弱,还停留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初级阶段。道路硬化没有全覆盖,没有污水管网,生活用水直排,一些村没有完成户厕改造,生活垃圾没有开展分类,主要靠深沟填埋。
三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集体经济薄弱。既缺乏高效配套农业设施,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02
“千万工程”主要经验做法
浙江省自2003年开展“千万工程”至今已经20年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实现了量的积累、质的变化。上虞区自2022年以来,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80万元以上,225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五星达标”村,创建省级3A级景区村39个,带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挖掘,概况起来有:
(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高规格推动。
实行“四个一”的推动落实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协调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每年一次大会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千万工程”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制定配套政策支持,整合多元资金投入,完善相关考核指标,推动各类要素保障,一年一个变化积累,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
(二)坚持规划先行,开展高标准谋划。
全省5年一个行动计划,一年一个工作任务,一张蓝图绘到底。2023年6月19日,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的实施意见》,再次制定未来5年的行动计划。各县市区构建了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制定建设标准导引,强化规划的引领指挥、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
(三)财政投资开路,撬动社会资金。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虞区政府持续融资投资100亿元,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等美丽行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改造提升农村公厕1615座,生活垃圾有效集中处理建制村覆盖率、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均达到100%。
在梁湖镇西华瑶村清除养殖场、开展水域治理、打造以3A“东山景区”为主的生态旅游村;在岭南乡东澄村围绕4A景区-覆卮山开展环境提升,配套建起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环线道路等基础设施,搭建“乐享”“乐治”“乐游”智慧服务场景,推动景区提档升级。
(四)加强区域协作,带动产业发展。
上虞区推动建立区内山海协作“五帮一”机制,通过探索强村公司、物业联建、飞地抱团等模式不断激发乡村共富内生动力。
丁宅乡突破“单点”思维,依托地缘相邻、产业相似、资源互惠等特点,探索建设组团式“共富单元”,分别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振兴样板区、农旅融合智创共富先行区、乐水生活夏溪休闲集聚区,将三村景观节点串珠成链,放大美丽经济的乘数效应。
上虞区以二都杨梅、野藤葡萄、覆卮山樱桃等农副产品为核心,建成星级采摘基地57个,星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69家,培育“四季仙果采摘之旅”模式,成为一个闻名省内外的休闲旅游品牌,年接待游客246.9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3.9亿元。
03
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工作建议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省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相继召开,对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等进行安排部署,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结合此次跟班学习,有以下思考认识和建议。
(一)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作为一名县乡干部,国家有部署,基层必落实,国家有号召,基层必响应。浙江省的“千万工程”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提供了样板,其中的理念、决心、力度、恒心、勇气等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浙江当年实施“千万工程”的初衷,也是基于工业强农业弱,重经济轻生态,城市发展失衡等特点,和我们今天的情况仍然有诸多相似之处。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农村恰恰在绿色、农民收入提升、丰富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空间。把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在眉睫。
(二)坚持规划先行,理清城乡建设推进路线图。
立足长远发展,结合省委会议精神和要求,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的中长期工作规划,并明确近期工作目标和重点。
要求各县区参照浙江“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制定各自的建设规划体系。
突出县、乡、村全覆盖,目标路径科学清晰,易于操作执行,具有刚性约束,可以追溯监督等特点;注重挖掘本地特色和优势,明晰乡村产业发展思路。逐步理清本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和产业振兴的路线图。
(三)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建议树立结果导向,按照“示范一批、提升一批、改善一批”的思路,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将必答题和附加题相结合。
要求各县区深入摸排,结合财政情况确定推进顺序和重点,乡镇确定具体推动目标,明确任务清单。激发乡村的自主能动性,形成梯次推进、示范带动的效应。注重抓过程,确保看得出变化,防止一些村被动应付,以及资金主要流向一些基础好的村,造成好的更好,差的依旧的现象。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工作合力。
建议借鉴浙江“四个一”的做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推动落实工作机制。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定期通报进度,到期考核验收,强化督导、观摩结果运用,纳入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对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推广、评比奖励;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回头看,对不符合创建标准的示范村降低支持力度,退出示范村名单或降级调整,形成常态长效。
(五)加大要素保障,推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建议强化政策支持,落实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健全完善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入、政府债券等优先向乡村建设倾斜力度,建设用地、能耗指标合理向农村配置。
同时,用好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政策,满足乡村建设资金需求。学习借鉴新乡获嘉县的“六个一点”融资模式:向上争取一点、政策融资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财政配套一点、企业投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六)强化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
“千万工程”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结构布局,推动乡村振兴。楼阳生书记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省委自2022年在全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筛选,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督导管理,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示范村和社区,是当前我省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建议我市将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五星”支部创建相结合,以“五星”、“四星”、“三星”支部创建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促特色产业发展,带乡村治理提升,循序渐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来源:微信公众号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