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不仅是“调查研究员”,也是“政策宣传员”“一线勤务员”。我们团队先后到石家庄、张家口、衡水等地农村调查研究,实践中解答了曾存于我们心中的调研之“问”,更让我们发现了不曾感受到的调研之“美”。
问题1:怎样理解“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到基层都是办法”?
坐在办公室里把问题捞上来固然重要,但聚焦已发现的问题开展调研,进而深挖原因、找到解决方案,才是调查研究的真正意义。比如,我们去过一个小型的“毛巾村”,村里毛巾产业链基本完整,生产成本和售价均很低,产品定位符合市场需求,但电商销售额不多。经过调研发现,问题在于有的村民网上带货技巧不够,缺少有吸引力的方式方法。我们建议联系电商基地学习经验,之前村民在镜头前只会重复吆喝“五十条方巾十块钱”,后来更新为通俗易记的顺口溜——“超市价格十三块六,直播间只要九块九,包邮到家不用愁,柔软吸水用得久”,出货量越来越多。这让我感到调研有效果也有意义,只有时刻怀揣解决问题的初衷,才能在其中真正参与发展实践,为解题找到办法。
问题2:调研中,感觉看不到真实情况?
真实情况不仅要“用眼观看”,更需“用心觉察”。调研中,有的同志曾有过顾虑,觉得看到的都是“光鲜”的一面,短时间很难发现问题。但实践中我们发现,到现场后到处都是信息点,村容村貌、硬件设施、民宅装饰、群众言谈等,很多是短期没有办法准备的,也是直观了解情况的重要方面。比如,几年前我们走村入户看到村民家中院落干干净净、肉蛋奶一应俱全,群众满意度很高,但无意中发现,院子角落里整整齐齐码了50多个空的白酒瓶,深“挖”这个细节我们了解到,村里有“红白喜事流水席摆三天”的习俗。这揭开了乡村风俗的真实情况,让我们对“如何培树文明乡风”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为后来的乡村治理、婚俗改革等工作推动提供了调研基础。
问题3:群众的建议怎样筛选?
调研中,不仅需要观察倾听收集各类建议,更需要研究规律、分析判断。注重从提建议者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了解提出建议的初衷,科学预判建议采纳后的效果。比如,村里有群众建议为缝纫工培训发放专门补贴,理由是“没有补贴,村民不愿参加培训,导致村里被援建的缝纫作坊招不到工人,运营起来存在困难”。在探讨建议合理性时,领导提醒我们,表面看起来是培训补贴范围有待拓宽的问题,但其实问题本质是在作坊当缝纫工不怎么赚钱,所以村民不去学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补助,而在于对市场规律的把握。由此可见,准确甄别建议还需从不同方面来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
如果平时的工作是波澜不惊的记叙文,那么一次调研就是一篇情节跌宕精彩的短篇小说,这便是调研给予我们的“美”。
美在差异。调研中,可以看到各地千差万别,让我们学会从更多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比如,坝上、燕山、太行山、平原等不同地貌区域和资源禀赋,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产业结构和风土人情,在调研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也不能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来思考判断。
美在自省。调查研究的过程,往往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做事情是不是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实事求是,反思认知中存在什么短板、有些事情为什么想不到,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比如,我们习惯于通过开会等方式一次性把事情各项流程讲得清楚明白。但在对一个工作成效扎实的县调研中,我发现他们在安排工作时会把流程拆解开,“一次只攻一座山”,一次会只布置一项核心流程,通过多次指导调度来循序渐进帮助乡镇和村完成整个流程。县里同志说,有时候每次只教会一个动作、多教几次,远比一次性教完全部动作更有效果。这次调研让我打破了“惯性思维”,认识到工作中没有“一定之法”,工作思路需要活起来,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变。
美在留白。每次调研都会有主题,我们不可能穷尽了解全面情况,这种局限性,就是一种留白,激发了继续了解探索、在工作中不断攀登的动力。比如,我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一同到一个县,我从事的是乡村振兴工作,关注点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进展,关心村民收入支出、村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自以为把县里情况摸得比较透。与同事交流时才发现,该县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风俗特点明显、文化艺术产业增长点突出……心中不由感慨,对于一个县,原来我的每次调研都只是看到它的一个侧面,仍然有大量的资源和空间值得去进一步研究。而与之共生共长的群众,才是最了解和熟悉这片土地的人。如此一来,我对县乡又多了一份向往、对基层群众多了一层敬畏,更对调研多了一份期待。
(来源:《秘书写作》,作者单位:河北省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