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遴选面试考试当中综合分析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最能彰显出考生差距的一种能力。在面试考官中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得综合分析者得天下。今天为大家分享我担任面试考官以来印象最深的一道综合分析题目如何答能赢得考官的青睐。
题目:某驻村工作队在驻村期间完善该村基础设施、服务民生、带领村民发展乡村产业。但有些村民是不满意的,例如:反映修路差一公里到自己家门口;建设敬老院选址之前没征求意见;发展村办企业没有通知在外务工人员。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约谈了该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感觉到很委屈,觉得自己工作没少干,老百姓还不满意。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2020年某副省级市市直机关面试考题)
本题系一道社会热点现象类综合分析题,需要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来作答。
高分要领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击问题
社会热点现象类综合分析题想得高分必须快速入题,直截了当点出问题本质。这道题目各位考生拿到的第一时间能否想到这道题的本质是什么?当天很多考生把这道题的本质定性为乡村振兴导致取得低分。
这道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先来看另外一道题目。
某社区借鉴外地作法,建立社区食堂。但很少有人前来就餐,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你怎么看?
可能大家觉得这两道题目风马牛不相及,但两道题目的本质问题是一致的,即“工作没少干,群众不点赞”。
当天的面试考生如果能回答出诸如“干工作必须干在群众的需求点上”、“开展工作必须了解群众诉求”等相似相近含义的本质,最后取得的分数都不低。
高分要领二:答题框架完整,逻辑严谨
越是高级机关遴选考试,越看重考生逻辑,综合分析答题如果逻辑混乱、框架残缺基本不可能取得高分。
前文提到社会热点现象综合分析题答题逻辑框架,很多考生在考试实战中要么不谈影响,要么不分析原因,还有的考生回答直接谈乡村振兴的对策......
本题的框架其实并不难,先破题表态谈问题本质,再谈这样的现象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浪费公共资源等影响,按照主客观分析法分析产生类似现象的原因,最后再谈如何让干部把工作干到群众的需求点上。当天答出类似这样框架的考生只有5人,实践也证明遴选面试对于人才筛选的意义,这5人目前基本上都已经到党委常委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说起这个话题我还要给大家强调下转折衔接句的妙用。转折衔接句承上启下,对于取得高分非常关键,务必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策方向。例如本题,很多考生答完原因直接答“针对上述原因,我有以下对策”......这样的衔接句我一天听了二十几个,非常模板化的语言,这样回答我认为考生根本不知道这道题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题考官培训纪要衔接句展示:想要办好群众的事情就必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必须要办在群众的心坎里。
高分要领三:分析问题全面、透彻、精准
当年这道题目是材料题,很多考生被框在材料里,对于分析问题常用的主体分析法和主客观分析法使用不够熟练,遇见问题不能准确定性原因,未能准确提炼出问题导致低分。
还有的考生回答村民事多......基本群众观点都不具体的干部无法胜任高级机关的岗位。
当前全场第一的考生分析问题环节作答非常出彩,时至今日我还记忆犹新(这名考生已经给副省级领导担任秘书),摘要如下:一是主观臆断,用自己是感觉代替群众感受,未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二是拈轻怕重,不敢啃硬骨头。三是政绩观错位,没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大事心事。四是沟通不畅,干群之间沟通缺乏,群众也缺乏和干部沟通的积极性。
高分要领四:对策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回答对策不要纠结于素材里的表象,一定要在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基础上回答上具备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当天考场上有近一半的考生针对素材的具体现象一一列举谈如何整改这个驻村工作队之前完成的工作,这样的回答注定是低分回答。
必须要针对“工作没少干,群众不点赞”谈对策!
本题考官培训纪要对策参考:让群众觉得好,就要“坚持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让群众觉得好,就要善于办实事、敢于解难题,拿出绣花功夫办好群众小事;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建立良性沟通互动机制,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以上要点并不能穷尽所有答案,考官可根据实际答题情况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