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作为考生展示自身能力和特点,让考官了解自己优势和潜力的直接形式,在遴选考试中起到了“一锤定音”甚至“弯道超车”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大家对考试的重视度提升,越来越多考生选择通过培训提升面试水平,需要警惕随之出现的模板化问题,避免被考官认为“都是套路”。面试答题如何才能“反模板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
一、有模板,但不死板
我们提倡“反模板”,不是不用模板,而是巧用模板。前期准备阶段,很多考生对遴选面试了解不多,前期笔试准备不够充分,大部分地区面试备考时间短,需要通过系统培训尽快掌握面试答题技巧。只有将前期的模板和套路熟练充分运用,才能跳出框架答出思路,跳出套路答出风采,这也是提倡“笔面一体”准备的原因。备考学习阶段,面试的思考时间短,模板可以让我们迅速找到答题角度,快速破题,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参与遴选面试的考生大部分都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模板能够迅速整合前期工作思路和角度,在有限的面试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展现自身周全、缜密的思维。正式考试阶段,面试不是生硬的套用模板答题,而是考生与考官之间真实的交流,因此整体一定要保持思考、对话的感觉,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诚,在回答具体题目时,按照日常交流的思维引入话题,题目问什么我们答什么。比如在综合分析面试题目中,有的问“请你谈谈怎么组织这个活动”,有的问“你认为组织这个活动在前期准备阶段要注意什么?”,回答的核心都是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第一种问法可以按照“前、中、后”的流程类思路来回答,第二种问法需要将答题要点充实到前期准备中的“起草方案”中,通过阐述方案之名,答组织实施之实。
02
二、有思路,但不套路
模板是一样的,但每个考生、每个岗位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突出独特性自然能够“反模板”。可以结合自身反模板,在面试题目分析阶段,由自己的感悟、经历引入破题,让考官感同身受。比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题目,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我感觉现在天更清了、水更绿了,下班后到xxx的公园走走,感觉神清气爽,这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可以结合岗位反模板,因部分地区面试考场岗位保密要求,有时不便直接阐述,可以准备一些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人物、实例等作为举例论证,展现自己的专业度。在面谈和考察或者无保密要求的环节,结合岗位就更加重要,可以通过查阅官方网站、上级文件等,了解岗位职责、部门工作,自我介绍时贴近岗位要求谈优势,在分析论证时加入岗位信息谈想法。可以结合地区反模板,领导对当地的指示要求是什么?当地的发展思路是什么?重点任务有哪些?工作计划有什么?由此延伸出来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面试题目,都可以追溯上述内容为答题依据,通过“xxx是xxx的必经之路、现实检验、内在要求”等进行分析阐述,不仅让答题更具有针对性,还能充分体现大局意识、全局观念。
03
三、有通识,但不通用
在具体语言表述中,有一些固定论述可以提前准备,为避免与其他考生“撞车”,也需要注意灵活表述,不说“万能话”、不答“无效题”。一方面要依据现实答题,充分发掘前期基层工作素材,将题目说的更接地气。比如“请你就政务APP过多谈谈你的看法”,其本质为形式主义问题在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上的新体现,在具体论述时不能一句带过,还可以结合现实就一些APP强制要求打卡、分享等细化论述,展现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背诵。一方面要依据理论答题,《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中考试部分明确,“重点测查用xxxx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面试考题往往会在浅显的题目之后隐藏着理论知识,答题时需要思考表象之下的理论原点是什么,指出本质、深入分析,提高回答的含金量。比如,“请你谈谈对微信举报违章的看法?”这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其理论原点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可以思考领导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论述进行回答,更能凸显自身理论水平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