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8月31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了未来五年北京城市更新的目标和方向。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城市更新要紧扣新版总规和发展实际,聚焦城市建成区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不搞大拆大建,推动六类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建立起良性的城市自我更新机制。
二、命题预测
1. 在北京城市更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将介绍北京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有关情况,请你结合材料,起草发言提纲(500字)。
2.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通过“申请式腾退”到方式开展保护更新,届时将开辟多种征求反馈意见通道,请你拟写征求意见通知(350字)。
3.市政协委员提出,城市更新离不开智慧建设,但就目前各大城市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部门各自为政,影响了城市智慧化改造的效果。假如你是该项工作的负责人,请你拟写提案答复(450字左右)。
4. 北京市近年来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进行的城市更新积极实践,取得了一些列成果,为了掌握当前工作现状,更好部署下步工作,某区政府拟对本区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请你起草调研方案提纲(500字左右)。
5.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作为率先在国内开展城市有机更新探索的城市,请你结合实际,围绕“打造城市更新北京样板”,写一篇策论文(1000字—1200字)。
三、理论原点
★基本内涵
城市更新主要是指符合规定的主体根据城市规划和有关规定程序对符合条件的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从政策历程来看,我国四大一线城市的城市更新政策机制不断优化,由“棚改”、“旧改”升级为“城市更新”。
★城市探索
上海市有关城市更新的政策主要以法律法规为主。“十二五”期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旧区改造“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以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危旧房为重点,加快推进改造工作;2015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规定城市更新单元,城市更新需求形成区域评估报告、更新规划政策内容、土地政策内容等;2021年,《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出台,意味着上海从地方性法规层面为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广州市城市更新类政策主要以规范类为主,2015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其中明确了工作原则、分工机制、城市更新的范围、城市更新的方式、城市更新主体、城市更新资金筹措与使用等内容;2019年4月,《广州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出台,其中提出要加大城市更新项目支持力度;2021年7月,《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
早于2009年,深圳市就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其中规定了城市更新的范围、基本原则、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等,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十三五”时期,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鼓励开展各类旧区综合整治,推进以城中村、旧工业区为主要对象的拆除重建;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城市更新的地方立法,也是深圳城市更新领域的重大事件。
★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这是“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将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调整、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切实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面对城市发展的新问题、新形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旧城旧区改造,而是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国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其内涵是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路径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在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举措。推进城市更新,就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回应群众期盼,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突出问题和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必然要求。使城市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更加注重存量提质改造,在存量中得增量,多措并举破解城市住房问题,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提升城市功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对策措施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强与青海、辽宁、陕西、上海等省市的共建工作,支持东北老工业城市更新提升,探索西部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总结提炼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的中国方案。将重点从8个方面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是研究制定城镇体系建设方案,构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二是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三是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四是加快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五是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七是统筹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八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四、地方实践
★背景情况
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城市建成区(规划基本实现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是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城市更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实施,做到严控总量、分区统筹、增减平衡。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通过城市更新完善功能,补齐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
北京市城市更新政策经历了“棚改”、“旧改”至“城市更新”阶段,2021年,北京正式出台《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城市建成区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开宗明义,北京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以新版城市总规为统领,始终坚持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有利于形成活力空间、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由依靠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转变。
★前期成效
一是立足老城保护,推动“保护性更新”。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推动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创新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申请式退租等政策,以应保尽保为目标、以更严格的措施、更常态化的制度深化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老城平房区城市更新。东城区的雨儿胡同,在自愿申请式腾退基础上,探索建筑、居民、文化的“共生院”模式,从街巷整治向街区更新转变;西城区菜市口西片区,在保障对保障的基础上,授予城市更新服务运营商“公房经营管理权”,实现了“企业有收益、社区有改善”。不断推陈出新的更新政策也为中轴线申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重点文物腾退增添了新动力,为街巷环境整治提升、传统院落格局恢复注入了新活力,为擦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赋予了新动能。
二是立足首都发展,推动“功能性更新”。坚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通过拆除违法建设,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调整。以新首钢为例,通过老工业用地盘活和建筑物、构筑物改造,植入奥运体育元素和创意文化功能,在实现产业升级和功能重组的同时,创造了新型的城市活力空间。为支持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我市出台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工厂盘活变身创意文化园,国企大院转型人才长租公寓,东城77文创园、西城天宁1号、海淀768产业园、丰台1897科创园等以工业遗产保护为特色,纷纷实现了“华丽转身”。
三是立足“七有五性”,推动“保障性更新”。围绕存量资源的腾笼换鸟和存量空间的留白增绿,见缝插针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效率、人居环境品质。在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改造中,规划连通了原9公里铁路沿线的绿地,直接服务周边26个社区、8个高校、31万居民,把分割城市生活的“城市灰色地带”变为市民喜爱的“绿色公共空间”。惠民工程不分大小,除了温榆河、广阳谷森林公园、崇雍大街改造提升等大设施、大绿地、大线条的更新项目,我们也积极投身于“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的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拓展优化群众身边的小设施微空间,东四街道一院一策的美丽院落改造、椿树街道的1公里慢行系统、中关村众享荟口袋花园、百子湾路街角的井点小微空间等一大批项目深受欢迎,小成本产生大效益,小空间形成大手笔,我们意识到,补足设施短板、改善基础民生也可以“小中见大”。
四是立足首都治理,推动“社会性更新”。以大力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为抓手,精准把握社区居民更新改造需求,以社会参与、城市治理和共同行动为内涵推动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以劲松小区为例,改造从发放2380份调查问卷开始,按照居民急需的服务“菜单”,引入社会资本,利用闲置低效的存量空间资源开展更新改造,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相关部门一道,打通规划、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的全流程,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民意导向、有机更新”的新模式。目前,全市15区已入驻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每个区的责任规划师都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朝阳的“葵花仔”,海淀的“小海师”,丰台的“小蜜蜂”,石景山的“小石子”,已经成为城市更新乃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力量,以点带面,以线串联,开展了一系列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生动实践,不断提升着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对策措施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层面的拆拆建建、修修补补,而是一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系统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北京落实总规第二阶段任务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形成综合规划和一致行动,由需求牵引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的举措: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构建城市更新工作体系。以推动增量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为目标,组织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平房、老旧小区、老旧工业厂房、低效楼宇和低效园区等重点任务,通过加强分区分类规划引导,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双提升”。以推动局部试点更新向区域整体更新转变为目标,以控规编制中的规划街区为基本更新单元,以存量建筑为主要更新对象,组织编制存量更新街区控规,以更新街区单元集成更新政策和更新项目,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推动物质空间与城市治理的整体“双提升”。通过完善上述两个层级的规划体系,有力有序建立“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城市更新实施框架。
二是突出需求导向,有效发挥城市更新各方主体作用。依托街道社区治理主体、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作用,并适当借助社会组织力量,开展多元主体协商,充分了解市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在城市更新中的意愿需求,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强化社区居民、产权单位在城市更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众智+众筹”社区公众参与平台,让社区群众共同查找身边问题、共同规划社区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坚持强化街区范围内产权权利人和市场投资人在城市更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协商工作机制,充分反映市场参与城市更新的意愿需求,推动政府与市场携手共同发力推动城市更新。
三是强化政策推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深入制定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激励政策,统筹研究规划、土地、金融、财税、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及配套标准规范,加快推出适用于我市实际的城市更新“1+N”系列文件。规划政策方面,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积极推动用地混合使用、建筑空间功能复合利用和功能合理转换,采取灵活的建筑规模鼓励政策;土地政策方面,积极推动土地租金年租制、五年过渡期政策并以作价出资和作价入股方式探索经营性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通过持续丰富政策工具,撬动和提高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加强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聚焦现有存量更新中的痛点难点,加强存量更新利用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整体性制度重构。一方面,重点打通存量更新实施路径,重塑存量更新审批流程,并落实放管服要求,推动市级权力下放到区级,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创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重点建立城市更新推动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规划师制度、责任建筑师负责制度,用专业力量服务城市更新,用设计创意提升城市品质和空间价值,同时,建立多部门联手的更新项目跟踪协调机制,面对存量更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各部门要主动“向前一步”,从主导者向推动者、服务者转变,为城市更新实施提供持续有力的服务保障。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城市更新的北京实践
立足老城保护,推动“保护性更新”。
立足首都发展,推动“功能性更新”。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保障性更新”。
立足首都治理,推动“社会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