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小流域不仅是大江大湖流域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土空间构成的基本单位。2023年以来,湖北积极探索把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
K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已在市级层面积极展开,分别确定鄂城的A镇泉塘港小流域、华容区的B镇南迹湖小流域、梁子湖区的C镇怀万港小流域作为试点。近期,为掌握工作进展情况,K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工作人员,赴该三个流域进行了实地走访。以下是走访中掌握的情况。
在A镇泉塘港:泉塘港全长5.88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包含岳石洪村、刘畈村、吴垴村等50个自然湾,流域人口约1万人。20多年前,泉塘港小流域由于矿产开采失序,导致生态环境急转直下。“泉塘之名源于东方山朝阳门旁的一口温泉,后因地下水抽排无度,渐渐就干涸不见了。”A镇党委副书记是岳石洪村人,曾在村里干了10余年党支部书记。进入新世纪,岳石洪村走上偿还生态账之路,从封山育林起步,10年间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1.2%。紧接着,A镇探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泉塘港小流域综合治理随之提速。目前,泉塘港小流域的污染问题已基本解决,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为后续发展筑牢了绿色基础。
环境改善后,谋划发展要跟上。2018年,百村集团入驻岳石洪村,投资6000万元规划建设“创客空间+共享农庄+康养基地”。以此为开端,多路社会资本扎堆岳石洪村。2021至2022年,先后有两批次24个文旅项目落户该村,投资额超3亿元。与此同步,岳石洪村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停车场、游客中心、森林步道等一一配套到位。村党支部书记於迎春介绍,如今岳石洪村每年迎来的游客量接近20万人次,“网红村”的名头越来越响。
生态美反哺产业兴,如何持续做强进而带动百姓普遍富裕的挑战摆在了面前。以岳石洪村为例,走过生态修复、产业导入阶段后,全村发展重心转入村庄运营,如何引导本地村民通过创办民宿、手工作坊、农家乐等多种方式实现共富,这个问题成了重中之重。通过3年时间,岳石洪村成功入列“湖北旅游名村”,可“跟着干”的村民仍是少数,其总数远不如外来的投资者多。百村集团董事长余东认为,除了增强村民内生动力,还需要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寻求平衡。虽然乡村运营是高度市场化、个性化的经营行为,但少了政府在路径设计、制度安排和要素配置等方面不断注入动力,乡村运营难以为继。“地方得发展,企业能赚钱,村民还要致富。”余东表示,政府、投资者、村集体和村民的目标是相通的,各方亟需良性互动并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