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4月15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我省前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表彰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一)科技创新地位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坚持科技创新,首先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纵观国际大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时期,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的变革,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等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二)科技创新道路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坚持科技创新,必须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中国科技创新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指明了科技创新的必然路径。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是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二是坚持自力更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离不开自力更生。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体现出科技创新既要自力更生,也应包容开放。
习近平不仅明确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还亲自谋划并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超前谋划,基于国际形势和国内现实做好顶层设计。二是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如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建设、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三是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即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四是指出科技创新的三大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三)科技创新体制论:改革科技体制激发创新活力
对于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强调,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三是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四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科技创新战略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于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认为,首先,创新驱动必须处理好“一对关系”,即处理好创新和就业的关系。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驱动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最后,创新驱动要完成“三级跳”。
(五)科技创新主体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习近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配套措施不够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加强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六)科技创新目的论: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明了科技创新应该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要积极引导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发挥其在国家、社会和人民中的正面作用,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七)科技创新目标论:建设科技强国
习近平关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美好愿景,是立足科技创新发展实际做出的目标选择,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道路自信和使命担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
★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面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深港河套、珠海横琴、广州三个创新合作区和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建设。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推动省实验室提质增效,争取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新建和扩建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携手港澳新建一批联合实验室,部省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加快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开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Ⅲ等项目,打造学科集中、区域集聚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加快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提升“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扎实推进部省联动重点专项,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项目组织形式,力争在核心技术、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深入实施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加快试点应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信息光子、卫星互联网等产业加快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力度,落实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互相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强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行业快速维权中心等建设。推动韶关、阳江、梅州、揭阳等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制定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人才专项行动和人才计划。推动省内单位与港澳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引才联合体,加强与港澳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科研事业。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表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锻长板与补短板齐头并进,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和全面贯通,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
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推动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着力提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创新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