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3年6月1日上午,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治水治林工作,努力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3年4月3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布,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进一步表明了广东省坚持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路的决心。
二、深度解读
★定义内涵
绿美广东主要内容:一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重点对低效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森林抚育,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高品质高标准建设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及森林乡村,构建绿美城乡人居环境。三是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和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和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一批示范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四是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重点提升进出省及环珠三角高速、铁路通道范围内及沿线1公里范围内绿化品质。五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健康巡查、保护监管等制度,推进古树公园建设,彰显古树名木独特魅力。六是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河长制”,即由地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湖长制”,即由湖泊最高层级的湖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对湖泊的管理保护负总责,其他各级湖长对湖泊在本辖区内的管理保护负直接责任,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湖泊管理保护工作。县级及以上湖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湖泊下一级湖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将理顺管理关系和管理的体制。
★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南粤大地的山山水水牵挂于心,对广东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推进美丽广东建设、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广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其重要意义主要是,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带动提高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引领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高质量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构建“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二是引领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三是引领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弘扬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理念,加快节能降碳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发展绿色惠民产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等示范创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绿美广东。
★取得成绩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超常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累计投入7500亿元补上历史欠账。城镇污水管网新增4.53万公里、五年翻了近一番,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劣Ⅴ类国考断面,地表水国考断面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茅洲河、练江等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高质量建成碧道5212公里。大气主要污染物连续8年全指标达标,PM2.5平均浓度大幅降至20微克/立方米。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1130万吨/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10万亩、绿地面积51.53万公顷,南岭生态屏障建设持续推进,珠三角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越来越多的人推开窗户就可以享受“生态福利”。
★对策措施
1.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面落实林长制,对重要生态区域的低效林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善,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集中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强湿地保护和水土保持,推进矿山绿色治理、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等行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监管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广东的绿水青山必将展现更美的景象。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全面提升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抓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精准防控臭氧污染,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设幸福河湖、美丽海湾,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狠抓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力争国考断面优良率达90%以上。推进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稳步提升近岸海域优良面积比例。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强化新污染物治理。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促进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加快节能降碳、节约用水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示范创建。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省域全链条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升铝灰渣、废盐、建筑垃圾等处置能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风尚,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2.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紧盯关键重点持续发力。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按照“控煤、节油、提气、增非化石、输清洁电”的思路,有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深入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技术,倡导简约适度的生活风尚。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立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碳普惠机制,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打好碧水保卫战,聚焦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珠江口邻近海域等,狠抓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要打好蓝天保卫战,以臭氧防治为重点,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提升空气质量。要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推进珠三角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推进污水、垃圾、固废处理设施城乡均衡覆盖,构建集治污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构建“一链两屏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高标准推进绿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等行动,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南岭国家公园为龙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创建华南国家植物园,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要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不断完善生态监管体系。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要坚持点状开发、面上保护,集聚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县区、中心镇和重点园区,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体系,确保“米袋子”,优化实施“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油瓶子”等系列培育工程,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建立市场、科技、资金、人才等全方位对接机制,建设一批大湾区产业协作基地,更好衔接先进要素资源、搭上高质量发展快车。
3.6月1日上午全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治水治林工作,努力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黄坤明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推动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生态基础不断夯实、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治水治林工作取得新成效。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化对治水治林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中深化认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沉甸甸的责任,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治水治林工作的具体行动上。要从广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挑战中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治水治林的紧迫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补短板、攻难题,推动我省河湖森林生态健康发展和永续利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深化认识,把治水治林工作放在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思考谋划,以走在前列的标准要求,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黄坤明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系统治理,加快打造幸福河湖,建设绿美广东。要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开展节水行动,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持续巩固提升重点河流国考断面整治成效,突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城乡污水处理,全面深化源头治理,实现标本兼治;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对侵占河湖、妨碍河道行洪、非法采砂洗砂、违法取用水等突出问题的清理整治,下更大功夫建设好万里碧道,全力营造健康、自然、和谐的河湖生态。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坚持一手抓造林、一手抓保护,大力提升森林质量,重点打造优质林分优美林相,科学选择树种促进增绿添绿,加强长远规划让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扎实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一体推进县镇村绿美生态建设,着力打造更多绿美通道,加快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全面加强湿地、红树林、古树名木等林业资源保护,用心呵护广东独特的自然生态体系。要守牢水林生态安全底线,持续强化水安全保障,牢牢守住防洪安全底线,抓好水源地保护和供水体系建设,有力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大林业领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力度,切实维护好林业生态安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水经济、林业经济,积极发展高品质生态旅游,增进生态民生福祉,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功能,广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不断增强绿水青山综合效益。
黄坤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扛起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治水治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水治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履行好河湖长林长职责;各级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问责;各成员单位及其他协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健全长效机制,提高依法治水治林水平,完善水林建设投融资机制,充实保障执法人员、护河护林员等基层力量。要强化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河湖森林志愿领管助管等活动,推动形成亲水、爱水、惜水、护水和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
王伟中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扛起治水治林政治责任,进一步发挥好河湖长制林长制的制度优势,以治水兴水、治林兴林的实际成效,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要全面压实河湖长制,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强化水污染防治,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高水平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要全面落实林长制,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因地制宜推进林分优化林相提升,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要强化组织领导,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压实省、市、县、镇、村五级河湖长林长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努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4.5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粤,就“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展情况和不足”和“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调研
沈跃跃充分肯定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她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认真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制度体系,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民主协商、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等形式,运用专题视察、民主监督等方式,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凝聚共识水平,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林克庆对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广东在新征程中更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牢记嘱托,认真贯彻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围绕“以绿美广东为引领,打造高品质生态”“加强固废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民主监督,打造“绿美广东·委员在行动”工作品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福祉改善。恳请全国政协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广东改革发展,多与广东政协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助力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实战应用
问题1:请结合材料,撰写一份普宁市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经验材料。要求:全面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1000字以内,35分。
【参考作答】
改善环境,进一步实现美丽河湖目标
——普宁市高效高质完成流沙新河生态修复工程
近年来,普宁市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紧紧围绕练江青洋山桥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的目标,瞄准重点、多点发力,强化各支流治理,在重点支流流沙新河(普宁市区段)开展总投资4600万元的生态修复工程。今年年初,在普宁市精准服务、高效保障下,该生态修复工程比计划提前2个月完工,流沙新河在综合整治、生态补水基础上,进一步固成效、添颜值、增价值,实现将水清岸绿的生态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高位推动,扫清项目进度“绊脚石”。该市高度重视流沙新河生态修复工程,普宁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主动靠前指挥,多次带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督导项目建设进度;分管普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充分实地勘察、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可行性施工方案,全方位做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团队力量,从水质变化分析、设施质量把关、分流河道管理、植物修复成效等方面为流沙新河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支撑。
多方保障,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该市专门成立项目专班,明确施工任务,落实专人负责,联合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组成协调小组,统一调度各方施工力量,及时做好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划拨,全力落实人力物力资金保障需求,采取分部分项、全面开工的措施,施工班组、施工机械提前就位,主动对接桥梁道路建设单位,加强不同施工班组间的沟通协作,全力提升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抢抓施工黄金期,挂图作战、多点作业,仅用时4个月实现对原有河道设施的优化和提升,完成修复河道5.8公里、水域面积约19万平方米,比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
长效管治,打造流域生态“净化器”。该市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质净化、补水活水、生态修复”的系统治理思路,着力完善管养长效机制,落实河湖巡查监管责任制,持续巩固练江干支流污染整治成效。建立每周一巡、每周一报、每周一商的三个“一”制度和“双包干”制度,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对流域重点区域水质进行加密加频监测,进一步找准方向,实现流域科学高效治理。通过水动力建设、水质提升、水生态系统修复三大工程,流沙新河累计完成清淤1.58万平方米,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实现日处理能力达1.4万吨,推动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目标。
问题2:2023年4月3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布,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假如你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工作人员,结合材料,请面向青少年,撰写一份“绿美广东,青年先行”倡议书。要求:格式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700字以内,25分。
【参考作答】
“绿美广东,青年先行”倡议书
广大南粤青少年朋友:
岭南春早,花树争发;珠江潮涌,两岸长青。成长于斯,在其长大、共同自己热爱着的土地上亲手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这或许会是青春岁月里格外动人的期待。当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正如火如荼。在此,我们向广大南粤青少年发出春天之约,倡议大家将青春融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来:
厚植理念,当好绿美广东的宣传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广大南粤青少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在线上、在身边开展绿美广东宣传,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行列.为实现南粤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增添一抹青春芳华。
手植绿树,勇当绿美广东的排头兵。一棵树、一抔土,与春天相约,把希望栽种在岭南热土。号召广大南粤青少年主动“爱绿、植绿、护绿”,积极履行植树义务,参加“青年林”建设,种植“感恩树”“学业树”“青春树”“友情树”等,为青春留下生动的记忆载体,共同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广东。
绿色生活,争做绿美广东的守护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年发发,万山苍郁。号召广大南粤青少年自觉支持和倡导植绿护绿、爱护环境、善待自然行为,踊跃参与“我与树苗共成长”等主题活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守护好岭南的绿水青山,将青春的涓滴细流汇聚成为灌溉绿美广东的大江大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珠江畔到云山巅,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握好“顶层设计”和“落实落地”的关系,
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把握好“行业监管”和“社会协同”的关系,
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
把握好“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关系,
健全系统全面、精准有力、奖惩分明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绵绵用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织密大气污染防护网,接续打赢蓝天保卫战。
织密土壤污染防护网,接续打好净土保卫战。
织密水污染防护网,接续打好碧水保卫战。
点亮生态文明“三色”
保持高压态势,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聚焦薄弱领域,厚植乡村振兴“亮色”。
深化产业改革,打造循环经济“特色”。
★议论文框架
挖掘“解题”潜能,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源头防控是重中之重。
过程控制是有效保障。
系统治理的治本之策。
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长盛
思想指引“固本根”,让生态文明之树“根深蒂固”。
制度护航“修枝叶”,让生态文明之树“枝繁叶茂”。
观念变革“沐春风”,让生态文明之树“蔚然成荫”。
★决定框架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二、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
(四)优化绿美广东的空间布局。
(五)建设陆海统筹的秀美山川。
(六)打造城乡协同的美丽家园。
三、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
(七)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八)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
(九)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
(十)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
(十一)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
(十二)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四、发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
(十三)提高绿美广东的经济效益。
(十四)增强绿美广东的社会效益。
(十五)挖掘绿美广东的文化价值。
五、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治理水平
(十六)全面落实林长制。
(十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十八)创新造林绿化机制。
(十九)强化资源保护监管。
六、组织保障
(二十)加强党的领导。
(二十一)强化政策支持。
(二十二)强化科技支撑。
(二十三)注重宣传引导。
★倡议书框架
爱绿植绿护绿倡议书
全民参与,为建设美丽家园添一抹绿。
带头示范,为传播生态文明出一把力。
一以贯之,为保护一草一木尽一份心。
★情况汇报框架
广东省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情况
一、坚持思想引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整改落实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监督考核。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基础,推动国土空间开发和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二是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是以创建国家公园为契机,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三、一体推进督察整改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科学精准防治,推动空气质量全面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多措并举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加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全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四是深入开展“净土清废”行动,提升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
五是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高标准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二是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是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方案框架
广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服务大局。
全民参与。
创新引领。
务实高效。
二、工作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构建科普责任体系,切实落实科普工作职责
(二)大力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有效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三)切实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丰富拓展内容创作供给
(四)整体提升科普设施水平,加强开放实现普惠共享
(五)持续做好重点科普活动,创新打造科普活动品牌
(六)实施精准科普专项行动,服务重点人群素质提升
(七)建立健全科普传播网络,促进多方交流与合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落实经费投入
(三)完善激励机制
(四)强化监督检查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产业绿色提质行动。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三)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四)工业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
(五)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六)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七)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
(八)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九)科技赋能碳达峰行动。
(十)绿色要素交易市场建设行动。
(十一)绿色经贸合作行动。
(十二)生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