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广西发展的重点,也是热门的考点,国家和自治区都有大量部署。与其他的重点相似,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两个维度把握: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二是“宏观政策、中观对策、微观举措”。因此,该热点需要学习的重点是领导讲话、制度文件、工作情况,积累框架、金句、范文等素材,同时加强实战练习。
一、背景链接
★党代会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持续筑牢,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八桂大地“山水秀甲天下”的颜值更高。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价值充分彰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大场景得以生动展现。
★重要部署:
1月27日,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刘宁指出,今年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持续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促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从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发挥生态环保引领作用、抓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科技支撑提升科学精准治理水平、生态系统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执法应急能力建设、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打造生态环境铁军广西队伍、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二、深度解读
★党代会部署:
(一)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和修复,实施漓江、西江、南流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将北部湾建设成为“美丽海湾”。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提高蓝绿空间占比,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加快补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系统打造富有壮乡特色的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
(二)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源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化重点领域低碳试点,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土地、能源、水等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三)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源头环境风险防控。探索建立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生态环保督察长效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筑牢绿色发展的制度防线。
★十四五规划:
(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开展碳金融业务。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绿色化发展,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消费。按照2030年国家碳排放达峰目标要求,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等试点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二)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海陆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推进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强化西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等重点流域环境治理,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北部湾入海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地下水监管。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加快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加强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公益诉讼。
(三)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建立湾长制,加强水土流失整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红树林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要求,实施生态环境准入,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四)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强度双控制度和增存挂钩机制,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开展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地方实践:
“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明显,连续7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环境事件,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优良而又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建设生态强区,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完善制度机制,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协调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形成“党委政府总责、环保部门统管、相关部门齐抓、排污单位守法、社会公众共督”的大环保工作格局,提升美丽广西的绿色底蕴。
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建立督察问责长效机制,确保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一批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的整改措施,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始终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群众投诉的生态环境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信息化建设破解环境执法难题,打造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移动执法系统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一体两翼”信息平台,促进环境监管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从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
强力攻坚治污,让百姓共享天蓝水净生态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