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4年6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调研“东数西算”推进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狠抓“东数西算”工程落地落实,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和国家层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围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10月18日)
1.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3个有利于)
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
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2.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2个问题
一是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
二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3.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7项重要举措
第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软件企业,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第三,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当然,要脚踏实地、因企制宜,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
第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要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要促进集群化发展,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第五,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人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第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重点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核心技术、重要产业、关键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头部企业等安全可控。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第七,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要密切观察、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相关部署
1.“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2.“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形成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领域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的发展格局。
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坚持以数字化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据流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高效贯通,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
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坚持系统推进、协同高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经济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机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更好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现,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开展,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
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广泛普及,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鸿沟加速弥合。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进一步增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加强统筹。加强数据中心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开展数据中心、网络、土地、用能、水、电等方面的政策协同,促进全国范围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供需失衡。
绿色集约。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加大对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调度,推动老旧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对大数据关键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支持和大规模应用推广,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大数据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
安全可靠。加强对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和应用的一体化安全保障,提高大数据安全可靠水平。加强对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确保基础设施和数据的安全。
(二)发展思路
统筹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国家枢纽节点之间进一步打通网络传输通道,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同时,加强云算力服务、数据流通、数据应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国家枢纽节点以外的地区,统筹省内数据中心规划布局,与国家枢纽节点加强衔接,参与国家和省之间算力级联调度,开展算力与算法、数据、应用资源的一体化协同创新。
(三)节点定位
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的节点,重点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满足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
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重点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对于国家枢纽节点以外的地区,重点推动面向本地区业务需求的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对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管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服务本地、规模适度的算力服务。加强与邻近国家枢纽节点的网络联通。后续,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增加国家枢纽节点。
(四)国家枢纽节点重点任务
1.加强绿色集约建设。以数据中心集群布局等为抓手,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节能降耗要求。推动数据中心采用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模块化、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模式。在满足安全运维的前提下,鼓励选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作为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快推动老旧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完善覆盖电能使用效率、算力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在内的数据中心综合节能评价标准体系。
2.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大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数据流通模型等软硬件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支持和推广大数据基础架构、分布式数据操作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平台级原创技术。组织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技术社区等力量协同研发和应用关键技术产品,提升大数据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网络互联互通。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之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扩展网络通信带宽,减少数据绕转时延。建立数据中心网络监测体系,推动数据中心与网络高效供给对接和协同发展。在国家枢纽节点内建立合理的网络结算机制,降低长途传输费用。围绕数据中心集群,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促进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等多方流量互联互通。
4.加强能源供给保障。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数据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电站。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范围,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支持数据中心采用大用户直供、拉专线、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保障数据中心用地和用水资源。
5.强化能耗监测管理。建立健全数据中心能耗监测机制和技术体系。加强数据中心能耗指标统筹,从省区市层面对数据中心集群进行统一能耗指标调配,鼓励通过用能权交易配置能耗指标。探索开展跨省能耗和效益分担共享合作。鼓励数据中心在完成最低消纳责任权重的基础上,努力完成激励性消纳责任权目标。
6.提升算力服务水平。支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整合内部算力资源,对集群和城区内部的数据中心进行一体化调度。支持在公有云、行业云等领域开展多云管理服务,加强多云之间、云和数据中心之间、云和网络之间的一体化资源调度。支持建设一体化准入集成验证环境,进一步打通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的算力资源,构建算力服务资源池。
7.促进数据有序流通。建设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等数据流通共性设施平台,建立健全数据流通管理体制机制。试验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模式,构建数据可信流通环境,提高数据流通效率。探索数据资源分级分类,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标准。
8.深化数据智能应用。开展一体化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监测、社会服务与治理、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大数据支持。选择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市场监管等突发应急场景,试验开展“数据靶场”建设,探索不同应急状态下的数据利用规则和协同机制。
9.确保网络数据安全。完善海量数据汇聚融合的风险识别与防护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监测手段,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保障业务稳定和数据安全。加快推进全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云平台等数据安全技术监测手段建设,提升敏感数据泄露监测、数据异常流动分析等技术保障能力。
★贵州省数字经济基本情况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考察,贵州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2018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向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发来贺信,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时隔两年的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调研,更是赋予了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使命。
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明确支持贵州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贵州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贵阳贵安成为重点对象之一。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贵州积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投运及在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23个、是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全国第9、西部第2。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左右,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
★国发〔2022〕2号文件的战略定位: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
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三项举措)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贵州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在数字技术、空天科技、节能降碳、绿色农药等优势前沿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天眼”(FAST)数据资源整合能力,国家科技计划对FAST核心科学目标给予支持。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科技入黔”,加强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支持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吸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山地农业等行业领军人才,探索多元化柔性引才机制。
二是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建设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支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设,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建设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推动在矿产、轻工、新材料、航天航空等产业领域建设国家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
三是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持贵州加大磷、铝、锰、金、萤石、重晶石等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加快磷化工精细化、有色冶金高端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支持布局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推进特色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支持将符合要求的贵州苗药等民族医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引导传统业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定制化、精准化营销创新。
★《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
1.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万亿倍增。到2025年,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倍增,在GDP中的占比达到50%左右;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
二是在产业发展、数字治理、数据价值、数字基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构建形成特色引领的数字产业生态,打造数智驱动的数字治理标杆,建成全国一流的数据要素基地和集约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
三是对贵州2035年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到2035年,数字产业生态健全,数字政府全面建成,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引领全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全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2.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布局
以贵阳贵安为核心,统筹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引导省内其他地区错位互补、协同发展,形成“一核引领、两带协同、多点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一是“一核引领”。立足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的特色优势,强力落实“强省会”行动部署,将贵阳贵安打造成为引领全省、辐射周边、示范全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区,形成“一核引领”。二是“两带协同”。以贵阳贵安数据中心产业集聚发展为牵引,联动黔南FAST数据中心、黔西南数据灾备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打造集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及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于一体的“数据存算服务产业带”;以遵义、铜仁为重要节点,紧密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物联网、北斗应用、平台经济等,打造“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带”。三是“多点支撑”。安顺、毕节、六盘水、黔东南等市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强化与“一核两带”协作,全省各市州间错位互补、协同并进,加快发展县域数字经济。
3.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规划》系统谋划了“5+2+2”任务框架,确保贵州在国家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中抢到新机、找到落点、有效落实。“5+2+2”任务框架,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经济创新、数字合作交流”等五大发展方向;数据价值化探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支撑;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及强化大数据安全两大发展保障。
(一)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紧抓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机遇,发挥贵州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聚优势,深入实施“百企引领”,打造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数据应用产业集群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前沿新兴产业,在细分领域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新业态、新生态。加速培育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园区平台,支持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到 2025 年,打造一支“独角兽”“瞪羚”企业梯队,培育百亿级数字经济企业5家左右,十亿级 数字经济企业30家左右。
1.做强数据特色产业
强化数据中心产业。统筹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超大规模 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构筑夯实“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发展格 局。加快建设华为、腾讯、苹果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重点数据中 心项目,持续引进一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落地。
壮大云服务产业。加快打造云服务“首位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云服务产业基地。以数据资源招商为基础,吸引金融机构、互联网头部企业在贵州开展全国性、区域性云结算,持续做大增 量。支持白山云、云上艾珀等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云服务领 域的“独角兽”“单项冠军”方阵。
发展数据加工产业。聚焦数据清洗与标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业务,加快发展数据衍生增值服务,将数据加工产业打造成全省大数据“特色产业”。做强图像、语音、文本及视频标注等标识业务,在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金融等领域 打造定制化的数据标注产品。
2.巩固关键基础产业
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支持贵阳贵安、遵义、黔东南、六盘水等地发展片式微波元件、智能控制组件、新型连接器、继电器、接触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型传感器件、智能终端配套元器件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依托铜仁、贵阳贵安、黔西南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基础和毕节、遵义的骨干龙头企业,建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池梯次回收绿色利用基地,积极构建完整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构建“碳达峰、碳中和”配套高质量发展示范产业链。
发展新型显示设备产业。支持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安顺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电子园)等园区平台扩大中大尺寸液晶电视、裸眼 3D 电视、智慧屏等整机产品生产规模,重点支持4K/8K 超高清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和显示模组、电源驱动系统、音视频线缆等配套产品发展,快速提升高清视频终端产品的配套能力。发展软件开发和设计产业。重点在自主可控融合型分布式数 据库、虚拟云平台、工业 APP 软件、金融系统应用集成软件、二维码摆渡系统、声纹识别系统等领域打造一批软件产品,支持在 政务、金融等行业开展国产数据库核心应用与试点推广,开展基 于“享链”技术的信创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应用。
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以贵阳贵安、毕节等为重点,加快发展软件开发测试、数据加工分析、互联网运营服务 等软件外包服务,拓展数据清洗、数据脱敏、数据标注等服务外 包业务,构建并强化“贵州服务”软件外包品牌,壮大软件服务 外包市场。到 2025 年,力争规模突破 200 亿元。
发展通信服务业。推动贵阳市建设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 城市。以 5G 商用为契机,支持电信运营商创新通信行业运营模 式,加快智能终端、智慧家居等消费产品应用推广,持续扩大和 升级信息消费。加快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 全省电信业务总量持续增长,电信服务持续优化。
3.培育前沿新兴产业
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建设贵阳贵安区块链产业核心区,辐射带动全省区块链发展,打造全国性区块链融合应用和产业发展集群。支持市场主体开展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创新,提供共识算法、智能合约、隐私保护等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推进区块链检验检 测认证平台、质量发展和标准信息平台、沙箱测试平台等建设。引进培育区块链标准研究、测试培训、咨询评估、安全服务等关联企业,完善区块链产业链。加快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政府 治理、民生服务、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在智能制造、 智慧农业、政务服务、智慧法院等领域开展一批“区块链+”专项。加快“享链”推广应用,拓展全省节点部署,支持部署省外应用。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贵阳贵安为核心,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加强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环节,发展 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特色应用示范。
推进 5G 产业发展。打造5G产业发展平台,推动5G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行业应用创新。大力发展5G智能终端和设备设施产业,引进培育一批 5G 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大力发展“5G+”融合应用,大力发展 5G+大数据在先进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 联汽车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商业应用,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实现全省“5G+”应用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以贵阳贵安、遵义、六盘水、铜仁等 为重点,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发展智能家居,推动智能门禁、智能网关、家电智能控制、家居环境管理等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 的规模化发展,打造智能家居服务生态圈。发展智慧城市、家居、物流、工业、安防、车联网等物联网解决方案。
推进FAST产业发展。抓住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观测数据面向全球开放的机遇,增强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算力,建设FAST 数据国际共享云平台,支撑FAST向国际提供算力服务。建设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打造向全球开放的FAST数据计算与存储平台,构建集观测、科研、存算于一体的FAST数据服务生态。建设中国FAST射电观测阵列先导阵, 推进“天眼”工程辐射带动科普研学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4.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
发展平台经济。以贵阳贵安、铜仁、黔南等地为重点,围绕 泛文娱、网络货运、企业服务、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力资 源等领域,引进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平台企业,建设国内 知名的互联网平台,打造省级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培育百亿级平台经济企业1-2家,平台经济综合收入突破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