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将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作为主要抓手。这既是对“三新一高”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等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阐释和践行,也是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明显、新增长点培育缓慢等问题的精准把脉和施治。7月份我们对强县域行动作了专题解读,本期聚焦实施强工业行动,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解读,以飨学员。具体学习中,建议仍然按照比较高效的数字化方式来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本期热点的主要内容。
正视“三个问题”:甘肃传统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实现“四大目标”:到2025年,要从总量规模、发展质量、工业体系、市场主体四个维度实现“强”的突破:一是总量规模进一步做大。二是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是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四是市场主体更加壮大。
破除“四种倾向”:破除“工业不重要”的认识误区、“工业不好搞”的惯性思维、“工业大黑粗”的路径依赖、“工业高门槛”的壁垒障碍。
明确“四大主体”:(1)各县区要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2)重点工业企业要主动扛指标、扛任务,加大落地项目实施力度。(3)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切实推动各类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4)企业家要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努力为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强化“八项保障”:(1)加强组织保障。(2)落实财税支持政策。(3)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4)加强金融支撑能力。(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6)做好全生产要素保障。(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8)加强考核激励。
落实“十项任务”:(1)稳增长行动;(2)优质企业培育行动;(3)延链补链强链行动;(4)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5)实施“三提一攻关”数字赋能行动;(6)“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7)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行动;(8)绿色低碳发展行动;(9)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行动;(10)弘扬企业家精神行动。
一、背景链接
2022年5月底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作出重要部署。6月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稳经济暨强工业促发展大会,强调要乘势而上再突破,以更大力度强工业。7月20日,十四届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尹弘强调,要把强工业作为稳定下半年经济的关键,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深度延链补链,谋划实施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业项目,推动工业经济迭代升级、提质增效。8月5日,尹弘主持召开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抓好工业经济,在拓展增量上着力使劲,引导大型骨干企业增产满产,大力扶持培育中小企业,挖掘能源领域潜力,建好县域工业园区,创造更多增量产量。
二、深度解读
(一)是什么
1.基本内涵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强工业,就是要立足省情实际和现有基础,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工业经济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全省经济实现结构优化、良性循环。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齐抓,提升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在改旧育新中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2.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甘肃提出的“八个着力”中强调“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9年提出的“五点要求”中明确“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脉定向为甘肃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3.发展基础
回顾甘肃现代工业发展史,得益于甘肃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为代表的相对齐备的基础产业体系,甘肃在工业基础方面有着亮眼的成绩单。省会兰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同样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和浓厚的科技气息。
2021年,省委、省政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对症良方,省委书记尹弘、省长任振鹤亲自谋划、亲自推进,全省上下形成合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实施强工业行动”进行了系统部署,“强工业”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奏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2021年,全省工业增速8.9%、全国第17位,为10年来最快增速,两年平均增长7.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全国第10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8%,为9年来最快增速,全国第一位;规上工业实现利润两年平均增速45.4%,增速全国第6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2户,中小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1.4%。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2.9%的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这些都为强工业行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为什么
1.重要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富民兴陇最为关键的产业支撑。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
强工业是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我省区域竞争优势,必然要求实施强工业行动。
2.紧迫性
甘肃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传统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三)怎么办
1.总体要求
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主攻方向,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增强产业活力和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主要目标
到2025年,要从总量规模、发展质量、工业体系、市场主体四个维度实现“强”的突破:
一是总量规模进一步做大。“十四五”期间,工业增加值、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7%、15%、10%以上。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3%左右。
二是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增加到2600户;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0%、15%以上。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1.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5%、80%、60%。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三五”末下降13.5%、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
三是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到2025年,形成沿黄河流域生态产业、河西走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陇东南能源化工产业等3个产业集聚带,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等7个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门经济开发区、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嘉峪关工业园区、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临夏经济开发区、武威工业园区等13个百亿级园区。
四是市场主体更加壮大。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5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数量增加到7.5万户,其中工业企业增加到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到300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到10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加到500户。
3.重点任务
(1)稳增长行动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通过加强能源要素安全保供、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重大项目投产见效、做大规上企业总量、发挥骨干企业“压舱石”作用、发挥重点市州支撑作用、加强改进经济运行调度、统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等措施,扎实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2)优质企业培育行动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或企业联盟对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进行优化整合,主导构建产业生态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的供应链创新链。稳妥有序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上下游协同、具有产业生态控制力的制造业企业集团。培育单项冠军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能力和水平。
(3)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全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1+N+X”攻坚战,分行业做好产业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进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统筹推进高端产业发展和中低端产业升级,促进各产业门类合理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调发展。
(4)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行动
全面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每年组织实施300项左右“三化”改造项目,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化、煤炭、建材等传统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等升级方向,加快新技术新工业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补齐质量、管理、标准化、节能环保、安全等发展短板,加快建设高端智能绿色的先进制造体系。
(5)实施“三提一攻关”数字赋能行动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产业链标志性工程攻关,全面增强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用数据服务的能力。
(6)“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甘肃制造竞争力。
(7)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行动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新培育40家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1-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和6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8)绿色低碳发展行动
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着力推进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涉冶涉交涉建等重点行业绿电替代和重点领域碳减排,提升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提高制造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制造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9)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行动
把全省6个国家级、40个省级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引领区、体制创新先行区和高水平营商环境示范区。支持园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形成“差异化定位、错位式联动、互补型统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0)弘扬企业家精神行动
引导企业家主动担使命扛责任,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加强优秀企业家和人才培育,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4.保障措施
主要是加强组织保障、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加强金融支撑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全生产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考核激励等8个方面。
5.文件部署
(1)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纲要
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①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推动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大省转变。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增量提质为目标,突出省属十大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态产业潜力不断释放,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②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氢能、电池、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在有基础、有优势、有市场、有空间的产业领域提前谋划,率先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③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开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链培育攻坚行动,促进优势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由短链向长链发展。打造百亿园区。依托各级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和载体,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纳“飞地经济”。
④建设绿色综合能源化工产业基地。构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电力外送与就地消纳结合,着力增加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供给,形成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传统能源绿色清洁高效发展。加大煤炭油气勘探、综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力度,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建设绿色化工生产基地。坚持“稳油增气、持续稳产”,实施石油化工产业链水平提升行动,加快石化企业现有装置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新产品拓展和化工产业链延伸,加快庆阳石化、兰州石化等炼厂升级改造。
(2)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强工业行动为抓手,把彰显功能、促进转型、放大特色有机统筹起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园区,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①落实“双碳”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碳达峰、节能降碳增效等各项工作,努力形成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谋划布局新型能源、调峰电源、电能存储等项目,扩大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规模,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规划设立一批新能源上下游产业聚集区,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局域电网和微电网,提升电力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打造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强省。加快传统能源绿色高效发展,重点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基地,配套建设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基地、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和特色高端战略性石化工业基地,促进传统能源布局、结构和效益优化。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使能源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产业构建的重要牵引。
②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规模集约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完善和落实链长制链主制,持续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完善能耗排污、环境容量等政策,支持工业基础较强地区加快发展。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突出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推进石油化工产业延链补链,推进有色冶金产业高端延伸,推进煤炭建材产业精细精深发展,推进钻采炼化、电工电气、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升级,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
③培育新兴产业,促进集群特色发展。顺应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半导体材料、氢能、储能、电池及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强化扶持,加快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发挥和巩固新材料产业比较优势,在重点领域不断推出高端拳头产品。搭建产学研创新和产业孵化平台,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强中医药加工产业,建设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持特色专业园区发展,推动国家级园区做精做专。
6.会议安排
(1)全省稳经济暨强工业促发展大会
①总体要求
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把应对风险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统筹起来,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坚持强工业以强动能强经济,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折不扣落实政策,只争朝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二季度“双过半”、全年“保目标”,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出甘肃贡献。
②重点任务
工业是支撑甘肃经济发展的脊梁,要稳住“大块头”,细化排产计划,优化检修方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满产增产;激活“中小微”,雪中送炭解难纾困、远近结合扶持培育、靶向发力优化环境,呵护好经济“毛细血管”;加快“挖增量”,争分夺秒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竭尽全力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持续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着力“保要素”,保供应稳定性、保金融流动性、保创新积极性,用非常之力、尽非常之责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