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抓重点,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要实现资源整合、加大项目研发、扩大资金投入,保证吉林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等项目的稳妥推进。要加快数字农业步伐,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有效的数据资源数据库,形成完善的吉林农业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在农业大数据建设中,积极调动各要素的综合流动,打造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坚持以“网上云办公”为发展方向,整合归纳共享农业数据信息,详细展现吉林农业发展的全貌,从而实现要素的有效流动,构架完善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农业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
抓关键,实现农业物联网的有效实施。要以本地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机构为研发基础,进行病虫害预防、节水农业等先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园艺业、畜牧业等,实现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建设。要培育优势农业品牌,发展生态玉米、菌类、豆类等产业。要以政府为中心,逐渐提升农业项目效益、培养强势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抓需求,贯彻农业信息服务理念。针对农业服务中的难点,基于市场发展需求,打造创新型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农事服务过程中,坚持“一站式”服务,简化农业服务流程。坚持以农业信息化小镇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信息共享中心、农业技术体验区与农产品展销区,实现农业生产、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信息平台。要以严格审慎的态度抓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保证信息服务在千家万户中落地扎根。
抓支撑,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农业技术研发队伍,合理分配资金比例,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为数字农业项目实施提供人才基础。要注重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教育,将农业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融入到培训课程中,提高新型农民的科技运用能力。近年,全省范围开展的新型农民教育“1231”工程中,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人才100人,省外培养人才2000人,而省内培训人才数量达到3万余人,冬春农业技能知识培养人才100万人,对吉林省数字农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