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政府”备受关注。一方面,各地各部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努力做到科学决策、精准防控。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着力推进不见面、非接触的在线政务服务,“健康码”被广泛利用,高效解决生产、生活之需。这背后都离不开数字服务的有力支撑。
危机危机,危险也是机遇。疫情防控既是对数字政务的一次考验,也是倒逼“数字政府”建设的一次机遇。经历过萌芽期、探索期、巩固期,中国“数字政府”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提升期。当前,应对疫情防控大考,各地各部门要正视危机、转危为机,不断完善“法治支撑”、打破“数据壁垒”、补齐“高危漏洞”,着力提升“数字政府”服务能力。
完善“法治支撑”,增强“数字政府”服务的可行性。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当前,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实施了最严格的封闭管理、交通管制,保障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字政务。其中,建设服务平台的条件和标准、共享市民健康数据的范围和条件、市民个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等等,都需要法规与制度来规范。各地各部门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找准法规、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和短板,顺应人民群众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建设“数字政府”的法治支撑。
打破“数据壁垒”,增强“数字政府”服务的高效性。建设“数字政府”的目的,就是大力推行在线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提升为民服务的效能。但在实际中,政府网站、政务服务App等平台虽已搭建,“数据孤岛”现象却依然存在。比如,“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被广泛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政府掌握市民健康信息,但同时也因为数据没有跨省共享,使得部分市民在返程务工之时需要重复申请,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政效能。各地各部门要多从便民利民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不争部门小利,积极打破“数据壁垒”,更好发挥“数字政府”作用。
补齐“安全漏洞”,增强“数字政府”服务的安全性。推进数据共享,增强“数字政府”服务能力,保证安全性是前提和关键。在疫情防控中,推行“健康码”、“网上审批”等在线服务,都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以及广大居民的个人信息,一旦信息泄露,不仅会让在线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危害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各地各部门要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加大对数据收集、共享、运用全过程、全领域的监督管理和安全保障,及时补齐“安全漏洞”,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信息的“双重安全”。
转危为机,“数字政府”建设大有可为。各地各部门要迎难而上、把握机遇,在增强“数字政府”服务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上花心思、下功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数字服务。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