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吉林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重要举措方案》九大重点任务
1.建立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2.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3.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
4.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5.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6.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7.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8.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
9.加强党的领导。
★法治吉林建设六大重点工程
1.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工程:稳步增加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人员、仲裁人员数量,发展政府法律顾问队伍、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司法鉴定人队伍、人民调解员队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涉外法律服务队伍等。
2.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法律援助组织、乡镇(街道)司法所等现有资源搭建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
3.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矩阵建设工程:建立“12348”一体化呼叫中心系统,智慧调配法律服务资源,构建集“12348”热线、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APP)为一体的平台一体化工作模式。
4.基层法律服务窗口建设工程:通过从乡镇(街道)调配、区内遴选、购买服务、聘用等方式,充实司法所工作人员,提高司法所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司法所打造成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窗口。
5.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工程:各市(州)、县(市、区)基本建成1个以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或法治资源教室。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阵地。
6.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院落、法治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文化氛围。
一、背景链接
2023年6月12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十二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述法评议会。会议强调,要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深度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内容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三)严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面依法治国形势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十年历史性成就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立。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研究解决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实现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全面设立,加强各地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上下协同,确保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三)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编纂民法典,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行政法规598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示范创建和督察,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纠正冤错案件,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持续推动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法治保障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意见,加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法治保障。坚持依法防控疫情,有力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法律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务。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五)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加强立法和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推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和人民警察单独职务序列,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取得新的进步。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律师60.5万人,律师事务所3.7万余家。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02.9万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集成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历史性贡献,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唯一正确道路等根本性问题,推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奋进。
二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等立场性问题,全面提升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等战略性问题,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付诸伟大实践。
四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首要任务、工作布局、重点任务等全局性问题,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
五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关键性问题,保障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
六是提出并系统论述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
持之以恒加强法治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政府守信监督机制,治理政府失信行为,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省政协提案。配合省人大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推动府院联动由个案协调、事后化解向源头预防、前端治理延伸。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有关内容
完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高水平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发展规划、保障改善民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完善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及时修改和废止不适宜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律师制度,深化人员分类管理,健全司法职业保障,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提高司法办案质量。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健全民事诉讼和司法行政制度。完善速裁、小额诉讼、电子督促等程序,推动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让正义更快实现。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强化公益诉讼制度适用,规范公益诉讼办案流程和标准,构建公益诉讼机构职能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建设。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运用法律解决诉求和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率达100%。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两快、两全”和“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十二字”目标要求,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吉林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承担激活社会治理体系基层细胞,夯实依法治省群众基础的重要任务,并将《规划》列为吉林省“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大局,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助力实现吉林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编制《规划》,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是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满足全省人民公共法律服务新期待新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吉林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从政策和全局角度纾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助力吉林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
三、起草《规划》的过程
按照《规划》编制工作专项部署,成立起草专班,充分结合学习考察经验、调查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成果,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征求省直相关部门、市(州)人民政府、扩权强县试点市人民政府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律咨询、集体讨论等程序,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送审稿)》。
四、《规划》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充分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大局,科学定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对标吉林新发展阶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锚定吉林新发展格局中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功能定位,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体系建设均衡发展、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服务供给精准高效、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服务保障坚实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二是布局公共法律服务新业态。统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信息科技为支点,促进法律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倍化释放公共法律服务新动能,驱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等化供给、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建设、多元化专业化法律服务产品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各领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互联网+”引领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建设的新业态。三是积极回应社会新期待。因地制宜谋划本地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内容模块化、服务标准数字化、服务流程规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化改造。以“法律服务产品化”“构建法律服务链”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以孵化企业“法治体检”、诉调对接、公证参与司法辅助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进一步满足吉林全方位振兴的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
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有八个方面内容:
一是巩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系统全面总结吉林省“十三五”时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正确认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吉林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阶段中的定位,全面分析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正面应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坚持改革创新,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助力实现吉林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定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方向和路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规划》编制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确立了《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五项基本原则,确定了“体系建设均衡发展、服务平台深入融合、服务供给精准高效、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服务保障坚实有力”五大目标。
三是深度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完善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服务网络科技支撑、建设高水平服务平台”,深入融合网络、热线和实体“三大平台”,全面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四是科学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法律服务供给均等化。充分挖掘法律服务资源潜力,通过“精准规划本地法律服务体系、聚焦法律服务互联网应用、发挥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社会法律服务资源、促进公益法律服务发展”纾解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不充分不均衡问题,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强法律服务资源薄弱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五是培育多元化专业化法律服务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和供给内容的产品化,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党政机关依法履职、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律服务产品化、构建法律服务链、围绕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六是健全服务规范和标准,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建立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体系、开展法律服务业行风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评价工作”,有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各业务领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做到让服务对象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七是构建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政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围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框架设计、功能作用发挥、人才队伍建设、基本经费保障等内容,“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机制、加强法律服务队伍保障机制”构建统筹协调和衔接配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八是强化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确保规划任务落地落实。各地区要结合实际,针对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设立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加强考核督导”,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领导要求
省委书记在十二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述法评议会上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省,事关吉林振兴发展大局。
一要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法治吉林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要聚焦全面依法治省实践要求。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法治吉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重点任务落实,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要健全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机制。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强化运行协调、政策保障、监督考评,为全面依法治省提供坚强保证。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吉林省广电系统将举办法治骨干培训班,你是办公室工作人员,请撰写举办培训班的通知。要求:格式准确、重点突出、语言流畅,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