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6月2日,在收听收看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后,我省紧接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手段,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目的,必须有的放矢,确保实效。“放”要更加彻底,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坚决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枷锁”,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不会乱。“管”要更加有序,始终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手段、拓展监管范围、强化分类监管,着力改变重审批轻监管、“以批代管”等传统行政管理方式。“服”要更加贴心,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充分发挥“赣服通”作用,加快推进“不见面”办事,畅通企业咨询和投诉举报渠道,全面落实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32条”等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以实实在在的支持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命题预测
1.假如抚州市要来南昌市考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假如你是南昌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组人员,请撰写一则经验材料,用于与抚州市交流(400字)。
2.江西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请结合材料,为江西省省长撰写一篇经验交流讲话提纲(800字)。
3.江西省进3年“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请结合材料,概括“放管服”改革存在的问题(400字)。
4.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要继续深化“放管服”等重点改革,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假如你是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你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撰写一份工作建议,供领导参阅(500字)。
5.为确保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某地在落实这一机制时创新性地探索总结了六个”快“的经验,财政部某司局组织了专题调研组,拟赶赴该地调研交流,假如你是专题调研组成员,请草拟一份调研通知(400字)。
6.根据材料中市场主体反映的“放管服”推进中的问题,假如你江西省发改委工作人员,领导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和解决市场主体难题结合起来,请你草拟一份解决问题实施方案(800字)。
7.“放管服”改革是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请结合材料和江西省实际,围绕“强化改革担当,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一主题,写一篇大作文(1000字)。
8.建立规范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是打造“三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江西省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三位一体”评估办法。请你根据我省经验做法拟写一份宣传稿(1000字)。
三、理论原点
★“放管服”改革成效
1.在创新实施宏观政策中运用“放管服”改革思路和办法,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财政、货币、就业政策都围绕市场主体,把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直接管用、精准高效,从根上“浇水施肥”。紧扣市场主体急需来纾困、建立直达机制和工具,是“放管服”改革在财政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发挥了宏观政策落实“加速器”和效果“倍增器”的作用。
2.面向市场主体切身需求,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政简易行,政繁难办;政简易管,政繁易腐;政简便民,政繁扰民,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放管服”效果不亚于财政货币政策投入的资金,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软投入”。
3.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有力保住和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放管服”改革重要性
从历史发展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也是市场主体力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家庭联产承包催生了农户经营主体和个体经营、民营经济主体等。国企改革催生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了国企的竞争力和活力等。上届和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先手棋”,不断推进商事制度等改革,着力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为他们厚植发展壮大的土壤,并加强事中事后、公平公正监管。通过这些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极大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中市场主体立了起来。
在总结市场主体如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市场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不竭源泉,也是提供税收的主要来源;市场主体的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壮大了新动能,促进了经济循环畅通; 市场主体状况还攸关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
针对当前市场主体创业发展面临的掣肘时,讲话开出了“药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优化公共服务,重点在“两个提供”(一个是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在水电气热、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方面增加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另一个是保障好基本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保障,完善失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基本权益保障等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免除后顾之忧,让人民群众敢于创业奋斗,让市场主体敢于创新发展。
★打造“三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少不了好的营商环境,有了好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才能“如鱼得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
一是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力行简政之道,秉持公平公正监管,持续优化服务,进一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要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让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更活跃。要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要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优化。
二是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要坚持依法行政,以法治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要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要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对接。要进一步提升外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放管服”改革对策
“放管服”改革着眼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市场主体成为支撑就业的顶梁柱、创造财富的源泉。要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一、放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现在市场主体反映比较突出的还是各种限制多、门槛高、审批繁,束缚了创业创新手脚。要对现有各层级的审批、各种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清单,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各类重复审批要大幅精简。在一些领域,针对一个事项往往存在多个审批甚至是重复审批。不仅行业部门要批,综合部门也要批;不仅有行政许可,还有公告备案、计划目录、布局限制、认证检测等管理措施;有的审批标准还相互打架,让企业无所适从。这些多头重复审批,即使取消其中的部分,仍可以通过其他许可把控风险。而且从经验来看,多头审批也不利于落实部门责任,谁都能审批,结果是谁都不负责。要对多部门重复审批进行清理,能整合的整合,该取消的取消。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谁审批谁负责”,绝不能“一批了之”、只要权力不负责任。还要全面清理规范各类管理措施以及借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名新增的审批环节,严防变相审批和违规乱设审批。二是不必要的审批要下决心取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必要干预。另一类是可以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的审批。比如,现在仍有近300类产品要办理生产许可,130多类产品要办理强制性认证,哪怕只是对产品外观或不重要参数作调整都要重新办理许可或认证。这样的审批看似为了严格管理,但实际效果有限,反而使有关部门疏于监管。要从放管结合角度出发,加快清理不涉及重大项目布局又不触及安全底线的审批,切实改变“以批代管”的情况,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三是审批方式要改革创新。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的可行性,一般来说政府工作人员很难也没必要在技术细节上把关,结果可能把审批时间拖得很长。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审批、证明事项等领域,广泛推行承诺制,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或个人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这不仅能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也有利于落实企业自主权和主体责任,强化诚信意识。
二、管要管出公平、管出质量。简政不可减责,放权不是放任。政府部门放权越多,监管责任越重、要求越高。要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在事中事后监管上,对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要及时跟进监管,真正实现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一要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只有监管公平公正,市场主体才能公平竞争。要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减少人为干预,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要增强监管的威慑力,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高违规成本,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加快完善各领域监管标准体系,实施标准“领跑者”制度,鼓励行业制定更高水平自律标准,推动产品竞争力提高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强化税务、社保、金融、市场监管等环节协同办理,扩大简易注销范围,让市场主体既能进得来、也能退得出。二要守好安全和质量底线。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不能仅仅依靠随机抽查、飞行检查,必须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落实监管责任,把好每一道关口。目前有些领域之所以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主要是由于监管缺位、处罚过轻、违法成本过低。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领域,加快推出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等制度,使其不敢蓄意甚至恶意违法。三要继续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新兴产业很多是我们想象不到、规划不出来的,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有益经验。当前,新兴产业跨界经营、线上线下融合等特点更加明显,传统监管办法很难适应其发展需要。要改革按区域、按行业监管的习惯做法,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对新兴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与企业一起研究解决办法。有的领域要多一些柔性监管,有的领域要发挥智慧监管优势,对一些看不准、可能存在风险的,可以划定可控范围,探索试点经验再推广。
三、服要服出便利、服出实惠。各级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审批和监管也要体现服务理念。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要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这不仅能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也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目前,我国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已超过90%,要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做到网上全程可办。对现场核验、签字、领取等环节,可以采取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解决。要提升政务服务功能,完善全国一体化平台,年底前地方和部门平台要与国家平台完成对接,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在推进政务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兼顾好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众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线下补充手段,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指导和服务,绝不能出现歧视现象。二要推动更多事项集成办理和“跨省通办”。充分发挥地方政务大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对多个相关联的事项,要探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对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要加大整合力度,力争做到“一号响应”。我国有2.8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状态,其中很多人都是在外务工,风风雨雨、很不容易。人员异地工作生活、企业跨区经营活动日益频繁,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地来回跑,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加快政务数据共享,推进标准化建设和电子证照跨省互认,从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婚育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领域入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今年要有所突破,明年年底前要基本实现高频事项全覆盖。这也有利于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当然,数据共享要保障数据安全、保护隐私,防止滥用或泄露。要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民生保障服务。要将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及时覆盖所有困难群众,进一步简化社保参保、转移接续等手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借助大数据筛选等办法,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保障。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困难的群众,可以先行给予临时救助,绝不能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三要“放管服”改革是在开放环境中推进的。营商环境竞争力就是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在硬环境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但软环境还有很大提升潜力。营商环境好了,就会吸引企业来投资,聚集人才和技术。我们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要在打造更优开放环境上下功夫,更大力度和更高水平吸引外资、发展外贸,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四要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确保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各地区各部门要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不得设限。针对一些外资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要在用地审批、人员跨境流动等方面给予便利。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资,进一步做好安商稳商、招商引商工作,充分听取外国商会、外资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外资企业关切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要为拓展贸易提供配套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放开口岸服务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收费标准。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近些年,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市场采购贸易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要继续推进试点建设,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作用。要通过打造更优开放环境,使中国开放的决心让外商放心、开放的政策让外商受惠。
四、地方实践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易炼红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江西提出的“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系统观念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是“放”得精准。全省统一的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完成,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32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一照含证”改革全面铺开,“六多合一”改革全国推广,企业开办压缩至2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注销实现“一网”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先后出台5批次182条降成本政策举措。二是“管”得有效。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信用监管不断强化,“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成效显著。三是“服”得贴心。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96.29%的村(社区)建设了便民服务站;省市县三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比例分别达95.3%、90%和86%;“掌上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加快推进。2020年,江西开展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设区市营商环境评价,98.7%的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给予满意以上评价。
“新发展阶段,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多依靠改革创新,从拼资源、拼政策转向拼服务、拼环境。”易炼红代表说,当前,江西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以一流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决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擅自提高准入门槛行为,推动“非禁即入”落细落实。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大平台经济等领域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执法及司法力度。加快“信易+”示范省创建,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二是以一流政务环境造就办事创业便利。进一步向乡镇(街道)赋权,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清单编制工作,探索建立清单网上管理系统。推动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实体办事大厅,完善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升级打造“赣服通”4.0版,打通“赣政通”“赣服通”服务通道,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推动更多企业和群众期盼的高频服务“掌上办”。三是以一流法治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构建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司法保护力度。四是以一流开放环境推进制度与国际接轨。对标国际标准,学习借鉴、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加快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精细化推进“三同”试点,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行“极简审批”和准入承诺即入制,让海内外客商宾至如归、潮涌江西。
放管服”改革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江西将推动“放管服”改革成果更多转化为企业和群众可感受、可体验、可评价的发展成效,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五、素材积累
大作文框架:
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拿出实招硬招
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
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
“放管服”为政府权力做好“减法”
“放”就必须一步到位。
“管”就必须该管则管。
“服”就必须优化服务。
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深化简政放权,营造“兴商”发展环境。
坚守公平正义,夯实“安商”法治保障。
提升服务效能,形成“亲商”浓厚氛围。
奏响改革强音,让奔涌的“浪花”激荡澎湃活力
助企纾困,让市场主体“逆势飘红”。
奏响强音,让市场主体“花繁叶茂”。
放权赋能,为市场主体“培根固本”。
优化营商环境当念好“三字诀”
念好“放”字诀,放宽经营约束,营造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
念好“改”字诀,改进政府短板,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念好“减”字诀,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多点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敲响理念创新“鼓点”,营造多重领先优势的治理结构。
打造体制机制“亮点”,营造多元共治共赢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