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4月11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在天津礼堂召开。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97项成果。李鸿忠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把科技创新摆在天津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实际行动体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深度解读
★天津“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
坚持创新引领,协同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着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谋划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高标准筹建天津市实验室(海河实验室),打造全国先进的科技大平台集群。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支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制药、组分中药等前沿和优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打造更多天津版“国之重器”。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织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科技创新平台链条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打造“雏鹰—瞪羚—领军”和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高精尖企业集群。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
(三)加快培育创新生态。坚持“以用立业”,建设若干高水平大学科技园,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平台体系,推动项目、技术、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着力打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自主权,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推行科研项目“揭榜制+里程碑”等新机制。壮大天使、创投等基金规模,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建设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培育应用,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
(四)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在全市创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创新标志区。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未来产业引领区。完善“一区五园”联动机制,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津南海河教育园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天津智谷”。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
★天津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发展的引领力支撑力。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倒逼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推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现代中药创新中心等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高标准推动海河实验室建设运行,围绕国家战略和我市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努力创造“从0到1”的原创成果,全力推进“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提升中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科学有效合规的交易机制,探索成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资金、天使母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建设水平,新增3—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全市技术转移机构达到200家,培育技术转移人才达到1000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升级加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0万人,努力让天津成为天下英才心生向往、近悦远来的“强磁场”。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机制,完善“揭榜挂帅”“里程碑”等新型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探索扩大自主立项、社会多元投入基金试点范围。进一步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动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全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建设海河实验室。围绕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二是坚持市场主导,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推动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做大新动能底盘。三是坚持以用立业,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转化产业化载体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撑服务体系。四是坚持优化布局,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打造一批创新聚集区和标志区。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深化“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五是坚持人才为本,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集聚一批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全面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坚持深化改革,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法规和政策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研诚信体系,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存在不足
对标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科技创新还存在着重大创新平台和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不多,科教潜力发挥不充分,评价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发展新动能“底盘”偏小等薄弱环节。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创新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竞争局面。
★对策措施
要聚焦制造业立市,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一是强化制造业立市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聚焦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以用立业”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着眼先进制造研发需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先进技术供给能力,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三是深入推进京津冀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优化攻关机制,总结推广“揭榜挂帅”经验,充分赋权履责,形成高效的攻关组织体系。认真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破制约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创新成果在津转化和产业化。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敢为人先之志、倡导潜心研究之风,勇挑时代重担,勇闯科技难关,努力创造更多高水平的原创成果。
三、实战应用
例题1: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越到科研一线就越会发现,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严重束缚着科研人员的手脚”。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天津如何解决“细绳子”的问题。要求:可行性强,内容完整,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解决“细绳子”问题,要着力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等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充分放权赋权,破解“不敢为”难题。深化“三权下放”,赋予科研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的自主权;明确政策界限,解决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敢获得成果转化收入、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不敢技术入股等问题;完善尽职免责,在勤勉尽责、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单位领导科技成果定价决策责任,解除后顾之忧。第二,落实收益分配和考核奖励机制,破解“不愿为”难题。明确收益分配比例,落实税收优惠,强化绩效考核,改革奖励机制,激励科研人员作为。第三,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破解“不会为”难题。发展专业化机构,培养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流程,明确操作路径,让科研人员“会作为”。(339字)
例题2:请结合天津实际,谈谈如何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求:语言精练,逻辑严谨,有针对性,300字以内。
【参考作答】
一要发挥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承载功能。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育用好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二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制造业立市”打造产业科技人才队伍。三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揭榜挂帅”、技术总师负责制等机制,以及责任制和军令状等制度,真正为科技人才赋权松绑。四要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运用科技人才大讲堂、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等措施,造就一流科技人才方阵。五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完善科技人才服务机制,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六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开展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海河友谊奖”等评选表彰活动,优化人才创新生态。(292字)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把握科技创新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