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开发布《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作为指导我市质量工作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为我市做好新时代质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深度解析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意义
一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有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品普遍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质量基础比较薄弱,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消费类型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个性化、多样化、差异性等成为新潮流,对产品质量提出全新要求。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就是使我们的产品质量适应分众化、个体化消费的变化,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在设计上适应、功能上拓展、性能上提升、水平上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需要。
二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增加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形成一大批享有国际声誉的优秀品牌,打造一批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国家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质量是现代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制造业生产提供技术手段,强国建设需要推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过程的实验设计、创新成果的实践检验,都需要标准、计量、检测等手段参与。
三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等等。这些论述包括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包含了实体经济、资源产业、物联网等重点内容。同时,现代社会的日常运转,经济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都需要时间、距离、重量、体积等物理量来衡量。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提升建设质量强国的强度,从而保持较强的质量竞争力,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质量强国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建设质量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我国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进程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科技进步潮流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从质量工作趋势来看,质量理念、机制、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
二是提升质量整体水平的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国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形势日益向好。但是,整体上,我国产品质量水平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我国自主品牌少,大量企业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质量技术基础也不够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质量强国建设。
★以质量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一是释放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为最大限度激发质量创新的活力和潜能,应协同推进质量领域的基础创新与应用开发。加强“从0到1”的质量领域原创性基础研究,聚焦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战略领域,加强重要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设备研发和质量攻关,夯实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加快“从1到N”的质量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通过市场需求优化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二是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做好顶层设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质量治理现代化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为全面推动质量治理现代化,应加快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措施,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创新质量监管工具,结合数智技术搭建质量监管云平台和大数据,推动质量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三是形成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优势互补。立足质量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区域质量发展与特色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传统和区位优势等区域特征相适应,建立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实现各区域产业质量升级和效益提升。此外,应在政府引导下,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探索完善企业、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品牌共建模式,在质量标准、商标标识、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强协调,建立健全区域品牌质量标准、认证和追溯体系。
四是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底色。为推动质量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人民生活品质和水平的提升,应聚焦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和迭代的消费需求。着眼于食品、药品、养老、教育等民众关切的产品和服务领域,建立健全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大力推进产品、服务的质量分级工作,在各重点行业领域树立一批产品和服务优质标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类消费领域融合应用,在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打造智能化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新体验,通过数智技术提高供需信息匹配精准度,充分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建设质量强国中企业如何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企业要着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建立和应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特别是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质量管控模式,实现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
二是企业要着力实施质量技术创新。各类企业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创新研发。行业龙头企业要主动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
三是企业要着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广大企业要健全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推动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要广泛参与全国“质量月”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推动企业之间质量文化交流互鉴,激发全员质量创新热情。要大力实施企业质量品牌战略,将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提升品牌建设软实力,努力培育中国精品。
四是全社会要为企业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要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和激发企业质量发展活力。健全质量奖励制度,树立质量标杆,激励企业勇攀质量高峰。行业协会商会、学会以及消费者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企业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支撑,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新闻媒体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崇尚质量、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内容摘要)
《纲要》明确了指导思想,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6个方面对实现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目标进行了细化。展望2035年,《纲要》设定的目标是,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在主要任务部分,《纲要》提出了8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要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二是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要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三是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四是提升建设工程品质。要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提高建设材料质量水平,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五是增加优质服务供给。要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六是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要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七是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要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八是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要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政策制度,优化质量监管效能,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加强质量国际合作。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纲要》同步部署了区域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品质、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安全等7项重大工程,还提出了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等一系列创新措施。
★天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目标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完善,质量变革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
二是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质量竞争型产业占比持续提升,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建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三是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建筑产业现代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四是企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基本形成,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获得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和个人数量实现新突破,企业质量发展能力再上新台阶。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天津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影响力持续扩大,培育发展一批中国精品。
五是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总体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技术水平更加先进、服务能力更加突出、基础制度更加健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六是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质量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天津增强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的部署
一是突破产业基础质量瓶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质量短板,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科研攻关,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积极承接一批国家级重点产业基础项目,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实施集成电路硅片、高端焊接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项目。
二是提升全产业链质量水平。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提升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四条全产业链质量效益水平。全面推行“链长制”,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配套,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强化优势环节,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竞争力。引导服务业在产业链条和业态上集聚发展,加快引领航空物流全产业链、人力资源全产业链等提质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是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深入推动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市级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引导集群内企业加强创新协同和业务协作,营造良好质量发展生态。鼓励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创造性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创新技术应用,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实践。
四是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加强质量政策引导,加快打造“津城”“滨城”双城质量发展格局,引导各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协同发展,壮大提升区级质量发展实力。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推动质量强区、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建设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
★天津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的部署
一是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资源,建设一批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领军企业统筹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展共性质量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和产业链培育。
二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建设,引导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加强质量管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应用,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计划,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实现质量数据共享、设备互联、生产有机协同。
三是打造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一批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引导企业建立以诚信为基础、以质量为内涵的多样化品牌发展战略,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大力实施商标培育工程,强化商标品牌培育和运用,设立一批商标品牌工作指导站,推动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天津构建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的部署
一是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规,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地方立法。加大实体市场、网络市场违法查处力度和质量违法案件曝光力度,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执法协作,完善不同层级部门之间执法联动机制,增强纵向联动执法合力,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严格执行产品责任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案件协同办理模式。
二是健全质量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以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政府质量工作第三方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质量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天津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实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加强采购需求的合规性和完整性管理。
三是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以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要求,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四是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多元质量共治机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组织企业开展质量攻关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降耗减损。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管理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开展天津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搭建展示质量技能、切磋技艺、交流技术的有效平台。
★《天津市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内容摘要)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瞄准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目标任务,围绕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对全市质量提升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品适用性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性服务加快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赋能质量变革作用充分显现。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提升。
《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从提升民生消费领域质量水平、提高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品质提升、促进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强化质量变革创新有效推动质量提升、强化实施保障6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为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供切实有效的路径方法,为质量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质量保障。
★《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内容摘要)
《纲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为推进质量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项制度安排。提出到2025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发展目标,明确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持续追赶质量先进省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稳步保持在全国前列。
《纲要》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电路、车联网3条产业链以链强业,做高能级;推动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4条产业链以链扩量,做大规模;推动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航空航天4条产业链以链提质,做优特色;推动轻工产业链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质量发展数字赋能、绿色支撑。
★《天津市质量强市建设纲要》的特色亮点
一是锚定“强市”定位,积极对标先进。综合考量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立足“对标先进、领跑东部”,提出到2035年,进一步在全国质量工作格局中争先进位,提出我市质量总体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质量和品牌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等目标愿景,充分展现我市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落实质量强国部署要求。《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首次将质量工作范畴从产品、工程、服务等微观质量领域,拓展到经济、产业、区域等宏观质量领域。按照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不走样、落实重大部署不漏项的原则,《纲要》结合我市发展现状和客观需求,相应部署了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创新升级、推动建设工程品质化升级、促进服务供给扩容提质、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建设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构建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等8项具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