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大众文化权益、发展被人民所接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是“为什么人,如何为”,核心是文化资源和成果共享,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句话,依靠人民创造文化、为了人民繁荣文化、通过人民展示文化、保障人民共享文化。
构建和完善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的体制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完善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于“补短板提效能”,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近年来,我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方面,进展快、提升大。但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均衡、效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目标,重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要抓紧把短板补上,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基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与过去相比,现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很大变化,更加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要更好地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在互联网与生活无缝衔接的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也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升原有服务体验效果,开创新的服务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构建和完善深入群众、依靠群众的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体制机制。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文化产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兼顾两种属性和两个效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价值导向,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需要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扭转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的局面,提升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的数量,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
构建和完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效能转换体制机制。当前,要用好文化制度的存量资源,推动存量改革。要充分利用既有文化制度优势,将“沉淀的”“文本的”制度规范用好,通过具体的文化体制机制和程序设计,使“建起来”的文化制度在实践中“转起来”,实现文化效能的转换。比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对于我国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好。改革开放40多年,与我们在市场经济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相比,文化建设领域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文化治理领域补齐制度短板,做好顶层设计,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
文化权益是一种基本人权,文化不仅是产业,而更多的是一种公益事业,文化需求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所以需要我们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