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5月5日,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坚定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紧抓快干、真抓实干,推动“五大任务”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深度解读
★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先后7次对内蒙古发表重要讲话,陆续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为内蒙古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
五大任务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引领着新时代内蒙古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既指明了内蒙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也指明了内蒙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五个方面的战略定位,自觉把内蒙古工作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和推进。
★推进落实“五大任务”重大意义
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来看,这五个方面重大任务,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是内蒙古必须切实肩负起、认真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责任,一定要不折不扣坚决完成。
从内蒙古自身发展来看,生态安全是生存之本,安全稳定是发展前提,能源和战略资源生产是发展支柱,农畜产品生产是发展根基,对外开放是发展动能,五大任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是内蒙古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
★五大任务中的一些重点工作和举措
五大任务涵盖领域广、涉及工作多,里面有许多重点、特点、亮点,有许多支撑性、突破性、创新性举措。
在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上,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抓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打造全域生态安全格局。要严格落实保护草原、保护森林各项制度规定,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一系列保护修复、建设提升工程,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让祖国北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在建设安全稳定屏障上,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四个与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战略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比如,要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广泛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集中打造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促进绿电优用、就地消纳,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尽快把煤基新材料产业做出规模,从燃料到原料、材料、面料,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蜕变。要做强稀土产业链条,推动从采选和冶炼分离、向稀土新材料、再向稀土终端应用延链强链,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在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上,要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着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牧业、饲草基地建设、种业振兴、冷链设施建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加快建成供给保障能力强、产业链韧性强、科技装备支撑强、新型经营体系强、绿色发展水平强的农牧业强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25年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要做大做强玉米、奶业2个产值超千亿元,肉牛、肉羊、饲草3个产值超500亿元,马铃薯、大豆、向日葵、羊绒等8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要探索采取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营销的“五统一”模式,打造具有足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内蒙古区域品牌,塑造“亮丽内蒙古、健康农产品”的良好品牌形象。
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上,要着眼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建设开放口岸、开放通道,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泛口岸经济,把内蒙古打造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要实施中欧班列中通道、东通道扩容增量,推进乌兰察布集散中心、集二线和二连口岸扩能改造,规划建设贯通内蒙古东、中、西部的高铁通道,构建畅通快捷的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网络。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集中区,申办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创办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提升各类开放平台功能。要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开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平台招商,引进更多的好企业好项目,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工作重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方案》,主要从4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落实举措。
一是围绕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持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了加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强化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加强河湖湿地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水网布局规划建设,提高生态支撑服务能力等8项重点任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提升。
二是围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立足于推进能源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紧迫性,突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提出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规范矿山开发治理与保护利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4项重点任务,力争从根本上改变我区以往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围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出了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土地资源综合整治,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5项重点任务,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四是围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提出了提升生态资源碳汇能力、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途径、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等3项重点任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方面工作重点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有效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快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落实公共安全分级应对责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二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牵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完善大平安体系,健全平安建设考评机制,建立行业部门平安建设权责清单,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因地制宜开展平安地区、平安行业、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平安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志愿者服务激励、权益保障与救济机制,强化新时代见义勇为工作。
三是加强社会矛盾风险源头防范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创新提升行动,健全四级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和台账管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政法机关与金融机构、行业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机制,统筹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稳定工作。深入实施《信访工作条例》,推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接访下访、包案、阅信机制,深入开展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每个盟市力争每年创建1个示范县。
★在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工作重点
一是推动煤炭增产增供。充分发挥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压舱石”作用,全力推动停产煤矿复工复产、建设煤矿应产尽产、在产煤矿满产达产。二是严格落实中长期合同制度。2022年承担国家下达的电煤中长期合同任务9.45亿吨,占全国任务总量的36%,居全国第一。在此基础上,又按照国家要求落实了10个省区、4540万吨应急保障煤源,东北三省600万吨冬季供热用煤任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政治担当。三是抓好电力保障供应。自治区电力装机规模约1.59亿千瓦,占全国的6.9%,居全国第一;在运的5条特高压、11条超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的送电能力约70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送电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开足马力稳生产、保外送,连续17年领跑全国,区内全年没有实施有序用电。四是推进油气稳定供应。加大油气项目建设力度,汇能煤制气二期10.2亿立方米项目已投产,华星煤制气、伊泰煤制油、大唐克旗煤制气二期和北控煤制气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朝阳建平至赤峰、大路至和林格尔、赤峰东北环线、乌海低碳园高压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已投运,中俄东线-双通线联络线、多伦县供气管道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包头至临河输气管道项目已核准。
★在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工作重点
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明确了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根基”,高质量构建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保障、产业融合发展、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新型农牧业经营、农牧业绿色发展“五大体系”的任务目标,提出22项重点举措。
一是从“扩大数量”上发力。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和中低产田,推进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快建设羊草、苜蓿等优质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柠条种植。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加强产地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我区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面积,夯实现代农牧业发展根基。
二是从“提高质量”上发力。以种业创新为重点,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开展优势特色品种联合育种攻关,加快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乳业和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不断增强良种供给能力。强化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持续加强监管检测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高标准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塑造“亮丽内蒙古、健康农产品”形象。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质量。
三是从“增加产量”上发力。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持续推广高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作物单产水平,整乡整村集中连片开展社会化服务,稳步提升粮食产能。落实“奶九条”政策,建设一流奶源种源草源基地,推进奶业率先振兴。推动肉牛扩群提质,稳定肉羊、生猪生产,抓好舍饲圈养模式推广。制定出台专项政策,着力打造肉牛、肉羊、饲草、羊绒、马铃薯等重点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不断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畜产品。
★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方面工作重点
《关于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施方案》聚焦全面提升桥头堡功能、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拓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强区域交流协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支撑,以及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八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任务举措。目的就在于推动自治区全面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全面提升桥头堡功能方面,高质量发展满洲里、二连浩特综合枢纽口岸,加强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等重点专业口岸建设,发挥中欧班列主通道作用,建好七苏木国际物流枢纽。
在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方面,发挥呼包鄂乌经济发展核心区和赤峰通辽蒙东经济发展增长极火车头效应,增强腹地支撑能力;促进口岸与腹地协同发展;提升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能级。
在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方面,推进构建高效顺畅的物流网络、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快速便捷的信息通信网络,织好“物流网”“交通网”“信息网”这三张网。
在拓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促进对外贸易增量提质,提高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水平,加快提升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沿边九省区和全国的位次。
在加强区域交流协作方面,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三大战略机遇,依托三大战略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省区市全方位合作,同时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等相关省市的务实合作。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坚持把我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切实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研发、设计、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
在强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支撑方面,在创新资金项目引进方式、重塑开放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在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方面,用好多双边交流合作机制,深化科技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国际合作。
三、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