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赴多地开展实地调研,探索解决“空心村”问题的方法路径。在走访中调研组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批外迁,农村出现了“空心化”,房屋出现了“空巢化”。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大部分年底回去过年,节后又都外出。现在村里的许多房屋平时屋门紧锁,常年空着。由于长时间不住人,房屋无人修缮,许多房屋地基下沉,变成了危房。不少人家的院墙坍塌,院里野草疯长,门可罗雀。曾经人声鼎沸的村子,现在只剩下老弱病残,变得异常的孤寂,窜门聊天都变得异常困难。察右前旗乌拉哈乡最多的时侯有15800多户人家,2023年只剩下不到5000户。乌拉哈乡青山村,最多时侯有80多户人家,现在却只剩不到40户,曾经3000多人的村庄只剩下不到200人,而且大部分是老弱病残,给人感觉很凄凉。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心村”,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浪费。
此外,部分牧区、边境地广人稀,农牧区人口和孩子减少,乡村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就近、免费”教育受到影响。很多孩子只能到县城甚至盟市所在地城市借读,家长陪读现象普遍,大幅度增加了农牧民家庭负担。农牧民养老保障收入普遍很少,而乡村养老问题突出。农牧区医疗卫生质量水平与城市差距大,特别是人口较少的牧区和边境旗县医疗卫生质量亟待提高。
调研中还发现,一部分脱贫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全市常住户5户以下的自然村达到345个,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空心化严重。由于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此外,乡村振兴人才匮乏、村容村貌环境问题亟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