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9月14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在甘肃、陕西宝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
二、深度解读
★考察内容
10日下午,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习近平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之后,总书记又考察了渭河生态公园,了解当地开展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情况。
★重大意义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并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文物保护利用和生态保护治理等工作提出新的重要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了强大动力。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从中深刻体悟期望之重、使命之重、责任之重,扎扎实实办好陕西的事,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对策措施
1.9月14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在甘肃、陕西宝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切实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护好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中华文明研究阐释,提升文博场馆建设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区域生态保护,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突出抓好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美丽陕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坚持方案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改革,加快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落实。要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强化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接,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西安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稳步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会议要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陕西落地见效。当前要扎实做好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经济工作,加快推进“两重”“两新”政策落实,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助企纾困等重点任务,毫不放松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9月14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深化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确保黄河美丽安澜。要加快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保护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3.9月14日,省长赵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研究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眼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要求,夯实遗产保护的基层基础,守牢遗产安全底线,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切实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深入发掘全省丰富的遗产资源,积极策划推出文旅文创文艺新产品,加强非遗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科研课题,积极推出精品主题陈列展览、巡回展览活动,持续优化重点文博场所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参观游览需求。要深度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发挥好“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优势,擦亮中国—中亚联合考古、援外文物保护工程等国际合作品牌,构建深层次的文物展览“请进来”“走出去”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陕西形象作出更多贡献。
4.9月15日,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研究国际会议在西安召开。
关强指出,经过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秦兵马俑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名片、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标杆示范。要深化考古和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强化多学科、跨学科合作与科技支撑,持续扩大国际合作,为联合攻关不断汇聚力量。要系统提升预防性保护、博物馆展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完善考古机构建设发展机制,推进文物领域改革创新,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徐明非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城乡发展和百姓富裕,持续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品牌,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互鉴,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文明传承,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陕西故事。
会议以“考古视域下的秦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为主题,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秦兵马俑的保护、研究、利用展开交流。会议回顾了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年的保护研究历程,举行了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第二季)——探秘秦始皇陵》开机仪式和“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陵考古发现展”开幕仪式,发布了秦兵马俑应急保护实验舱和考古发掘平台、《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沉浸式体验项目等阶段性成果。
三、实战应用
问题1:请结合材料,撰写一份陕西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材料。要求:全面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1200字以内,40分。
【参考作答】
陕西:守护文化瑰宝 传承历史文脉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4.9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可移动文物、76座革命纪念馆,有黄帝陵、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雁塔等世界文化遗产;有泾阳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汉阴凤堰梯田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
书写大遗址保护传承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与历史研究、让广阔大地上的大遗址“活起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陕西考古机构聚焦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大遗址有计划地开展持续深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与收获,彰显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为加大遗址保护工作力度,陕西有效统筹大遗址文物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大遗址保护利用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大遗址集中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实行考古前置制度;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考古中,积极调度全省考古力量,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守护文化遗产历史瑰宝。多年来,陕西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重要使命,不遗余力地守护这些珍贵的历史瑰宝。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陕西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积极推进石峁申遗,深入推进太平遗址、秦东陵等重点考古研究,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地。同时,加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提高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陕西文物系统坚持守正创新、守土尽责,推动全省革命文物工作的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调查革命文物现状、革命文物保护与修复、红色精神传承等方面贡献出宝贵的陕西经验。以建成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陕西成功承办2023年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获批设立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新时代青年延安行”实践教育活动入选国家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十佳优质资源。
焕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陕西现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名镇7个、名村3个、传统古村落30处。它们见证着绵延不息的中华文明,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建设工程,先后建成各类非遗陈列展馆、特色街区(村镇)、传习所等1500余个,认定省级非遗工坊155家、省级乡村工匠名师44名,命名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9家。越来越多的古老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陕西始终坚持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文明传承,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陕西故事,努力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争做西部示范。
(来源:由陕西日报纪实新闻改编)
问题2: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华俊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提案》(02690号)。假如你是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撰写答复文件。要求:文种正确,格式完整,要素齐全,符合实际。1000字左右,35分。
【参考作答】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90号(文化宣传类22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现就张华俊委员《关于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提案》(02690号),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的重要指示,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2021年以来,通过中央、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累计安排西安市3.4亿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全民健身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以及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创建等。指导西安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其中,碑林区图书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西北地区首家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图书馆》案例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21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二等奖。目前,西安市已建成公共文化设施299个、在建35个。管理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业单位管理运营模式,主要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民族文化馆、国有博物馆等,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保障,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不断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另一类是社会化管理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剧院剧场、非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等。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西安市制定了《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分类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指导意见》,对公共文化设施分类提出了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加大市场开发运营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向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委汇报沟通,建议适时调整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标准,将更多的文体场馆纳入国家免费开放补助范围。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动各级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统筹相关省级部门对西安市实施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给予倾斜,对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给予扶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运用政府引导基金、PPP模式、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依法依规给予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指导西安市结合实际,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的同时,加大对事业单位管理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指导,努力使公共文化设施的主要功能与运营模式相匹配。持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我省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6月3日
(联系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电话:029-63912204)
(来源:陕西省政府官网,有改动)
四、高分框架
★策论文框架
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光荣使命
要切实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更具引领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动美丽陕西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不断开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要牢记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要全力以赴当好秦岭卫士。
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议论文框架
凝心聚力谋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
保护传承好宝贵文化遗产。
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
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经验材料框架
陕西多措并举推动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工作
一是实施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
二是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排放。
三是加强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源头防控。
四是积极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五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陕西: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一是注重实效,分类施策。
二是健全机制,治管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