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8月29日,山东省召开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合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2022年8月3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大会聚焦世界先进制造业,共话发展、共享机遇、共谋未来。本次大会以“新格局 新动能 新生态”为主题,共安排开幕式、高峰论坛、国际交流对接会、成果展示等多场活动。
二、深度解读
★我国发展制造业的背景及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
2.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
3.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相关内容
“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主要包括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
中国制造2025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
“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
“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就是十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山东先进制造业精进之路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的过程中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从数量扩张迈向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8%,“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1.2%;成功创建先进印染和高端智能化家电两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速列车和燃料电池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培育63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个优势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数量皆居全国首位……一组组增长的数据背后,凸显出山东制造业的强大韧性和活力,更体现了山东长期以来坚定先进制造业第一选择,不断将新旧动能转换纵深推进、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信心与底气。
1.制造强省基础更加牢固
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基础最为雄厚、结构最为完善、配套最为完备的省份之一,山东制造业很早就瞄准了更高端的发展目标,并将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作为贯穿全省产业发展的主脉络。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提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山东将继续发挥新动能、新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图/青岛47家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的海克斯康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成效。公开数据显示,山东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16万户,其中,18家企业入围2022年中国500强,36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0.2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制造业实现9.2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好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动能转换成效更加明显
根据此前山东部署的新旧动能转换“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时间表,2022年是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胜之年。
五年间,山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成效显著。比如通过严格控制16个“两高”行业、深入推进化工产业专项行动,山东建成全国首家省级智慧化工平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比如通过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上半年山东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501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投资规模居全国前列;再比如通过编制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十强”产业突破行动计划,山东新动能蓬勃发展,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实力的核心要素。图/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总部基地的制造车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1.0%、33.1%和18.2%,分别高于全国增速140个百分点、44.3个百分点和24.5个百分点。
3.技术创新的动力更加充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山东牢牢把握创新这关键一招,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打造创新平台、优化创新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几年,山东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日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庞大,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成功创建先进印染和高端智能化家电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速列车和燃料电池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升级为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63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图/全球首款热效率超过51%的柴油机
当新兴动能加速蓄势聚力、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山东创造了一大批“山东好品”,贡献了全球首款热效率超过51%的柴油机、大型冲压机床、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技术产品,研制了中国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的首台中国雪蜡车,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有力保障。
4.数字赋能全面加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印发的“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赋能、推进全链条改造升级等,助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意味着,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山东今年将继续把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首要大事来抓。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山东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大力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在夯实新基建底座方面,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式开通运行,山东省成为全国唯一“一省双直联点”省份。此外,山东建设完成5600公里全国首张确定性骨干网络,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加大平台推广应用上,山东培育出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橙色云、蓝海工业等4个国家级“双跨”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三;在高水平建设智能工厂上,新培育143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2个工厂入围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1个场景入围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入围数量分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入围总数全国第一。
★山东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制造业首先要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势在必行。这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抢抓重大机遇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跨越发展的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定盘星”,以更自觉的担当、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我省制造业发展工作。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年行动计划,以更大力度优化调整低效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聚力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中有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占比大幅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要着力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要着力激发创新动能。狠抓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行业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狠抓成果转化,院校、市场、政府三方协同发力;狠抓人才引育,加强精准培育,注重灵活引用。二要着力强化数字赋能。提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转要有标杆、有依托、有动力、有实效;建强用好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云行齐鲁·工赋山东”行动,以园区为单位试点,以行业为单位推广;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稳固核心板块,拓展优势板块,培植潜力板块。三要着力做优产业生态。加快搭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夯实载体、服务、政策支撑,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四要着力推进绿色转型。能源消费要清洁低碳,着力控总量、降强度、调结构;资源利用要循环高效,加快打造一批“无废园区”“无废工厂”;生产制造要绿色环保,抓好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五要着力提升供给质量。扎实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加强需求侧管理,大力提升“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制造新模式,大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六要着力稳运行稳预期。盯住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支持企业适度存储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落实用好“政策包”,发挥“四进”工作队作用,畅链保供、助企纾困。
要加强组织领导,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省直有关部门要紧密协作、齐抓共管,各市县要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狠抓落实。要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畅通对接渠道,改进执法检查,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倾斜。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坚守实业、崇尚制造的浓厚氛围,凝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强大合力。
★山东推动产业创新如何发力
经过这些年发展,山东至少在九个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山东一二三产业都不弱。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万亿元,去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3位。
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新动能方面,“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四年提高近12个百分点、达到46.8%。老动能方面,通过数字赋能、技术改造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山东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发展势头都不错。国企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山东能源、潍柴、万华、海信、浪潮等龙头企业都是名声在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2.2%,魏桥、歌尔、威高等5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外资企业总数达1.8万家,惠普、阿斯利康、采埃孚等大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山东。
具体工作中,重点提出和实施了“十大创新”:第一,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做好加大研发投入、搭建创新平台、培强企业主体、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四篇文章”,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第二,加强人才引育创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抓好自主培养、招才引智、环境营造“三个环节”,让各类人才在山东人尽其才、建功立业。第三,加强营商环境创新。这些年,山东的营商环境有比较大的进步和改善,但还有差距。下一步还要通过工作创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确保整体水平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第四,加强数字变革创新。积极融入数字文明新时代,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加码布局“数字基建”,加力突破“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通过数字变革来引领全面转型。第五,加强产业生态创新。良好的产业生态,是塑造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主要围绕“雁阵形”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链长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第六,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在市场化交易、差异化配置、内生性挖潜三个方面发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第七,加强民生改善创新。主要针对“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推出创新思路和举措,比如今年推出的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等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第八,加强风险防控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创新,更加及时有效地防范化解好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底线。第九,加强文化宣传创新。一方面,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在文化“两创”上下更大功夫,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第十,加强推进落实创新。重点完善形势分析、信息共享、“四进”、考核等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凝聚形成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山东如何推行链长制“1个图谱”和“N张清单”
围绕装备制造等10个产业、35条产业链,山东省全面推行“链长制”,精准谋划实施补链延链强链项目。“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责任的一种制度创新,着眼于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通过介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同环节,以“链长制”方式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形成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制造业强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可以说,全面推行“链长制”,山东具备优良的“工业土壤”。
山东全面推行“链长制”,将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方法开展规划设计。
“1个图谱”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指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社会基金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
“1个图谱”和“N张清单”正式形成后,将为省市携手双招双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提供具体抓手。“1个图谱”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指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社会基金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1个图谱’和‘N张清单’正式形成后,将为省市携手‘双招双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提供具体抓手。”
去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要求一个链条一个链条地找短板、定措施。目前,潍坊、淄博、济宁等多地都已针对当地重点产业链条展开全力摸排,一些问题也在这个过程中加速暴露。针对这些问题,山东将聚焦关系产业安全的重点领域、关键节点着重补齐补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山东省将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展开规划设计。
一是发展引领未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具备整体规模优势,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新一代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拥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浪潮集团服务器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歌尔公司智能硬件领域综合竞争力国际领先。山东将重点突破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虚拟现实、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依托浪潮集团、歌尔声学等骨干企业打造一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山东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