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2018年,山东省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推进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020、2021连续两年入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为全国最多,两次荣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国务院激励奖励。自2021年开始,山东接续部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力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
★山东农村人居环境“三大成效”
1.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2.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开展。
3.村容村貌全面改善。
★山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2025)
山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00个,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创,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0%。
★山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大措施”
1.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着力提高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对有改厕需求的村庄,加强全程质量管控。对完成改厕的村庄,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提出改进措施。对有条件统筹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合理选择分散式、相对集中式或纳入城镇管网式等方式,规范提升改造。今年将新改造4万户,确保改一户成一户。
2.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十四五”时期,全省55%以上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到2023年,完成现有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动态清单管理,分期分批实施整治。
3.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
4.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拓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部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同时,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健全完善建管机制。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以工代赈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确各类设施产权归属,落实运行管理单位管护责任,确保运维资金到位、管护队伍到位、日常管理到位,确保“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全面建立。
一、背景链接
2023年3月7日,山东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绘就乡村生态振兴新画卷情况。近年来,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乡村绿色发展、环境靓丽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加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乡村生态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深度解读
★基本内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重要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深入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人居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要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基本情况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厘清成员单位职责,开展常态化暗访评估,实行通报问题销号管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全力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提质增效。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验收要求,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标准体系。每年组织2次现场观摩、2次集中培训、5次以上专家现场帮扶,遴选发布40余个治理成效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取治理技术路线。荣成市、蒙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已治理完成1000处农村黑臭水体,济宁市成功申报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2022年,在全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推进会上,我省就治理工作作了典型发言。 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动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稳妥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健全完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压茬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活动。19个县(市、区)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成功打造2500个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建成美丽庭院292万余户,实现“村村建有美丽庭院”的目标。
农业绿色发展质效显著。农业节水工程稳步实施。实行农业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建立农业用水终端计量用水制度,同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扎实推进。全省累计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128个县次,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结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提升,辐射带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加强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在济南、枣庄和13个覆膜大县开展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全覆盖网络试点,在10个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示范,在青岛、烟台、临沂等市建立全生物降解地膜评价和试验示范区,目前,全省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 农业清洁生产成效明显。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枣庄、齐河、金乡、阳谷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商河县、诸城市等17个县(市、区)成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持续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连年下降。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扎实有效。 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组织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扎实推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绿化,推进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完成新增、更新和退化林修复727万亩。组织开展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工作,推荐411个国家森林乡村,命名山东省森林乡镇158个、森林村居1530个。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全省20914个入海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完成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近5万亩。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推进南四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东平湖“退渔还湖”行动,南四湖和东平湖流域水质持续好转,2022年南四湖东平湖流域优良水体比例历史性达到100%。加快推进环蒙山生态示范区建设,系统总结推广威海华夏生态城建设经验,蒙阴县、华夏城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蒙阴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华夏城矿坑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下一步,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我省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总结《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情况,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科学编制下一个五年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方案,划定今后五年推进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 二是强化典型示范。一方面,总结梳理2018年以来我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另一方面,开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整县推进、统筹治理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造综合性样板。 三是健全完善推进机制。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将强化调度通报、调研督导、跟踪问效,注重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建立整改机制,认真研究分析考核评估结果,查找问题症结,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努力把乡村生态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山东在开展国土绿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情况
开展国土绿化、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组织实施“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植树造林、美化家园,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着力增加乡村绿量。聚焦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泰沂山区、尼山区域、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实施了一批国土绿化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开展护村林、护岸林、护路林及农田防护林建设,努力增加乡村森林植被,巩固乡村森林生态安全屏障。支持各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农村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造林,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废弃宅基地、边角地“见缝插绿”,种植乡土珍贵树种,增加村庄绿地面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近五年来,全省造林700多万亩,乡村绿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着力提升乡村绿化质量。大力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低质低效林、退化林进行改造提升,修复村庄周边缺株断带、林相残败的生态廊道和农田林网,提高了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鼓励各地优先选用乡土树种草种绿化,避免选用容易致人过敏的树种,加大杨柳飞絮治理力度,注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结合,提升城乡居民绿色宜居感受。积极推动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活动,158个乡镇和1530个村居分别获得山东省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居称号,国家林草局命名我省411个村庄为国家森林乡村,乡村绿化面貌不断改善。三是着力保护乡村森林生态。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11万多名,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各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和管护队伍建设,全省森林防火保持平稳态势。积极开展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食叶害虫防治,实现了“有虫不成灾”。通过举办山东省森林文化周活动,推进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品牌化,线上线下360余万人次参与,助力乡村生态建设。组织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公布1449株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名录,加强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和宣传平台,讲好古树故事,留住绿色乡愁。
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林业职责作用,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增加乡村绿化总量,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保护乡村绿化成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山东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情况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持续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省新建50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2.21万吨/日,新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房(亭)3.8万个,配置分类运输等环卫机动车辆4.1万辆。截至目前,全省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09座,设计处理能力8.74万吨/日,基本满足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维持在99%以上。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强力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提供法律保障。调整城乡环卫一体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规则,明确省直12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广泛宣传发动。突出党建引领,把垃圾分类列为基层党组织工作重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月一个主题,在全省开展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垃圾分类现场观摩交流活动5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2万多次,建立770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大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三是健全政策标准。制定了省“十四五”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印发《贯彻〈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编制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规范和分类设施设置技术导则、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标准等,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走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四是加强培训考核。连续5年举办全省城乡环卫工作培训班,切实增强一线环卫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成立山东省暨济南市垃圾分类培训学院,累计培训人员达10万人次。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16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以考核为抓手,助推环卫工作提质增效。五是建立长效机制。会同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住房城乡建设部系统中的146个点位全部整治完成。在全省建立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天上拍、地上巡、群众报、联动控”的“立体式”监管制度,巩固非正规垃圾点整治成效。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及实施意见,推动完善省级生活垃圾分类协调机制,尽快补齐“全链条”分类设施建设短板,全面开展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活动,推进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山东减少化肥用量情况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化肥减量增效作为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重点开展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化肥精准减量的重要支撑。每年制定500余个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配方,指导企业按“方”生产,引导农民按“方”用肥。同时,着力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技术升级样板,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向纵深发展。通过示范带动,全省配方肥应用面积逐年扩大,2022年达到6400万亩,较2017年增加了900万亩。 二是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2021年以来,在23个县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推广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推广面积超过460万亩。扶持了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养殖场户+服务组织+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其中,“诸城模式”还被遴选为2021年度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三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省委、省政府将水肥一体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专门出台文件部署安排,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水肥一体化发展。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002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节水节肥。
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同时,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加强减肥增效关键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为山东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贡献力量。 谢谢!
★山东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加快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坚持统筹推进,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加强帮扶指导,强化长效管护,拓展融资渠道,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扎实成效,有力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擦亮了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省要新增完成79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并且随着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快速推进,处理设施日益增多,运维管护工作任务量随之增加。因此,今年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和督促做好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为重点,多措并举,全力攻坚,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做到“既高质量完成2023年目标任务,又保障治理效果长期惠及农民群众”。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突出治理重点。重点治理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区域农村生活污水。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等重点功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技术研究、调研、考察学习等,筛选适合我省的低成本、易管护、效果好、群众认可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供各市参考使用,提升治理成效。三是强化运行监管。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以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强化现场帮扶、明察暗访、日常监测,指导督促各地做好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切实提升设施正常运行率。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A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做法。要求:准确全面,逻辑清晰,45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抓统筹谋划,优化人居环境整治布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专片有专人,专项有专人、专人负专责、专责必落实”共抓机制,邀请口碑较好、技术过硬的规划编制单位,结合各村实际情况,从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因“户”制宜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施工进度表。
二是抓综合治理,夯实人居环境整治基础。坚持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一体推进,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莅临指导,同时,通过开展“兄弟乡村互交流,经验分享齐进步”考察学习,对比先进、反省自身,找差距、寻不足、补短板,实现河沟渠塘水体清、房前屋后环境美、乡村道路永畅通。
三是抓整改落实,建立人居环境整治机制。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党员大会、机关周学习例会等会议为契机,逢会必讲、逢事必谈、逢节必提,一周一总结、半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同时,多个公益岗位聘用采取“老党员+困难户”模式,既让老党员充分发挥余热,又解决了困难户的就业问题,还能实现卫生有人清理,设施有人维护,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稳致远。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撰写一份王封社区党建助推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的经验材料。要求:准确全面,格式规范,逻辑清晰,12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党建先行助推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深化文明村居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王封社区党委紧紧围绕开发区既定目标,坚持党建先行,以锤炼坚强党组织为抓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依托,明确目标定位,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助推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时时处处抓党建,党员群众不断线。王封社区党委着重加强基层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以抓好基层班子建设,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抓各项工作的“牛鼻子”,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社区、村确定党建指导员,每周召开社区干部工作例会,集体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形成了“时时抓党建、处处抓党建”的工作格局。通过例会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和安排当前工作,对重点工作跟踪调度,对工作拖拉、落实不力的进行个别约谈、教育。利用阳光议事日、主题党日,严把村级重大事务和监督,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班子成员素质普遍提高,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联系群众的良好态势。王封社区党委通过时时处处抓党建为村容村貌整治夯实牢固基础。
主题教育为依托,人居环境能作为。王封社区党委通过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据主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各党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著作,融合“安丘发展、我的使命”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际、对照党员权利和义务,对标先进个人先进做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视整改,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交流发言,开展了民主评议,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坚决、攻坚克难缺锐气、个别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没有起到带头作用的现象做出坚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深入查摆找出问题所在,为人居环境整治锤炼出坚强的党员攻坚队伍。
党建先行重落实,人居环境初成效。王封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社区党委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制度,基层党建工作抓出了特色,针对目前开展的阳光议事日制度,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少我照样开”“我去也白搭”的错误思想,逐步纠正了工作中的懒散拖沓的作风,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目前王封社区9个村中,各村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村内三大堆、空场、路域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并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庵顶村、大埠后村、河南东张排村、河南西张排村、东仓村、中仓村、西仓村7个村,全部保质保量完成开发区确定的“户户通工程”。贾王封村、大埠后村、仓上村、庵顶村完成厕改200多户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以党建先行的思想为切入点的工作方法,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初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