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一、应知应会知识点
★技能山东建设目标
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到2030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到2035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
★技能山东建设三个特点
一是总量大。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494万人,居全国前列;技工院校215所、在校生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二是发展快。2023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31.8万人,同比增长45%,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达任务指标的212%。三是层次高。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400万人,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695人,齐鲁首席技师210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3599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行动
山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技能兴鲁、百名工匠和万名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提质扩面。
★“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山东印发《关于在企业试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通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序列,进一步延伸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二、考情分析
此专题热点可以考案例分析,比如存在问题、对策措施、意见、通知、方案等,也可以考大作文,比如策论文、议论文、体会性文章,大家注意结合热点融会贯通进行学习。
一、背景链接
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贴工业经济、山东制造,深化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改革,锻造了大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2023年底,人社部与山东省政府专门签署共建“技能山东”框架协议,支持山东率先在全国构筑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山东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广阔空间。
二、深度解读
★我国技能人才建设形势背景
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中坚力量。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从“天眼探空”到“北斗组网”,再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们的深入钻研、执着追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命名授牌。他们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创新成果的传承和推广。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一重要论断足以说明,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内的战略人才在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要地位和紧迫性。我们要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大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断培养造就更多顶尖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国技能人才建设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为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技能山东建设主要情况
山东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31个制造业大类,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十四五”以来,全省技能人才量质齐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高端引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大力实施“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行动,全面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方面,强化载体建设,塑强高技能领军人才。实施万名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4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60个,设立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项目,充分发挥人才项目引领带动作用,遴选培育了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协同培育高技能人才。探索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面向企业新入职和转岗职工,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做优“金蓝领”高端培训品牌,依托技工院校、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因地制宜的培训,不断提升企业技能人才水平。目前,全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金蓝领”培训接近30万人。
第二,坚持夯基垒台,技工教育质效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建成以技师学院为主要层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技工院校数量、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省招生18.4万人,完成人社部任务指标的126.9%。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托技工院校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6个、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4个,88所技工院校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试点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所谓工学一体化,是指采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教、学、做”融会贯通,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办学精度不断聚焦,成立7家技工教育集团,创新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推广新型学徒制,为企业“量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效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工院校开设“订单班”“冠名班”989个,为比亚迪、奇瑞、齐鲁制药等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全省各类“订单班”“冠名班”在校生达3.7万人。
第三,坚持改革创新,技能人才成长开辟新局。评价激励是人才成长的不竭动力。我省坚持以实绩定待遇、评奖励,打破人才成长瓶颈和“天花板”,让技能人才能够受尊重、得实惠,实现“名利双收”。创新评价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创新开展技能岗位“人人持证”工程,全省评聘首席技师12人,特级技师280人。创新使用制度,建设高技能领军人才信息库,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创新激励制度,为759位高技能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享受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聘等29项服务。
第四,坚持竞赛引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技能大赛是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我省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常态化开展各类技能竞赛,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开展“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纳入省级“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169项。2023年6月,成功举办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1393名选手参赛,102名选手斩获金牌,展示了技能人才大省形象。积极参加2023年9月份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1金、13银、3铜,105个优胜奖,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突出贡献奖”。全力备战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刚结束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集中选拔活动中,我省有两名选手获得第一名,将代表国家出征9月份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
★技能山东建设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战略指引和实践要求,坚持党管人才,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全面建设“技能山东”,构筑技能人才培育聚集的“新高地”。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到2030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到2035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
★《共建“技能山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
人社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共建“技能山东”框架协议》,是山东首个以技能为主题的部省协议。人社部将在推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给予山东大力支持,加快山东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助力打造一支满足强省建设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是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共建共促。《框架协议》提出,支持山东发挥在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的龙头作用。在人社部的指导支持下,将创新省际交流合作,牵头组织开展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设立黄河流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师资研修中心,促进沿黄省份技能要素充分流动、技能人才素质水平持续提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共建共促。《框架协议》提出,支持并指导山东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政策措施。我省将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优化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推进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评价改革工作,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化,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是在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共建共促。《框架协议》提出,支持山东开展技工教育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设置上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上对接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上对接工作过程,教学场地上对接企业环境;建设优质技工院校、优质专业和技工教育联盟(集团)。下一步,将加大工学一体化改革力度,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普遍实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其他技工学校50%以上专业实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全省一体化教师认证比例达到60%以上。同时,加大技工教育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公办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生均拨款标准,加强技工院校基础建设,促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四是在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方面共建共促。《框架协议》提出,协助我省邀请世界技能大赛专家、优秀选手来鲁参加职业技能交流活动,积极推荐山东专家、教练、选手参加国际技能交流活动,支持山东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技能合作与交流活动。下一步,将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技能人才培育先进理念,指导省内技工院校与海外中资企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技工教育走出国门。
★山东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主要情况
总书记指出,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山东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大批技能人才通过竞赛脱颖而出,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是竞赛体系健全。制定《山东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竞赛的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奖励措施、监督管理等各环节、各链条要求,促进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注重竞赛体系建设,构筑以世赛和国赛为引领,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为骨干,各市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竞赛格局,塑造了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根本的竞赛体系,形成了“技能兴鲁”职业技能竞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