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治与兴、繁与盛,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身确定的战略方向紧密相连,展现出“正道”与“优术”的实践伟力。市委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要有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定,也要有战略路径上的科学高效;既要有知重负重的使命担当,也要有创新求变的实践精神,不断巩固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注重服务全局与做强极核相统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政治使命,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机遇。要坚持把成都未来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去观照、审视,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西部地区极核、全省主干城市作用,找准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入点、突破口,抓住用好长期性战略红利、制度性政策红利,协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改革措施、重要政策创新,引领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注重干支联动与双城互动相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是成渝两地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要按照“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根本要求,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为先手棋,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积极为各市(州)开放合作搭台、产业转型赋能、创新改革聚势、生态建设助力,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同时,主动配合省直部门加强与重庆战略规划、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保护、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协同,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制度创新,同心唱好“双城记”。
注重立足当前与奠基长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上精准发力,谋深谋实战略规划、政策配套、改革创新等顶层设计,加快调整空间布局、转换新旧动能、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治理体系,把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要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长远目标,在打基础、建格局、蓄势能上持续用力,充分发挥理念引领和首创精神,率先探索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在制度创新、功能提质、平台赋能、人才集聚、场景营造等关键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行稳致远。
注重政府主导与市场参与相统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周期性长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形成1+1>2的效果。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突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整合用好各类政策性引导基金,以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确保工作高效推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各类障碍,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产业联盟、创新联盟、行业组织、商(协)会等开展跨区域多领域合作,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注重突出特色和整合优势相关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根本逻辑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成势。要坚持分类指导与一体推动有机结合,引导各区(市)县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整体框架下,发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努力形成更多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做强各区(市)县实力板块。要打破内外部分工界限,完善跨区域协作配套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产业,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形成有序竞争、互补互促、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
(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平台,北辰遴选睿哲整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