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川渝两地已明确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在当前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此举对丰富国内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区域旅游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既是资源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更是市场概念。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带动川渝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在开发导向、空间布局、产品培育、市场拓展上加强协作。
注重开发协作,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市场竞争力。旅游开发有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之分,资源导向强调“有什么资源开发什么旅游产品”,市场导向要求“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旅游产品”,在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阶段,显然市场导向更适合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这就要求在开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对当前客源市场需求的分析和把握,以市场需求来指导资源开发,让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结合更紧密。
优化空间协作,变地域分散用力为全域统筹布局,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整体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涉及两省(市)多个地区,各地旅游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乡土原始景观并存,“网红”旅游城市与非知名城市同在。这就要求积极探索跨省域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标准、市场监督等方面做好统筹,整合区域内各地力量和资源,防止重复建设,以构建蓉进渝出、渝进蓉出开放式的快旅慢游集散体系、跨区域的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平台等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旅游整体性、便捷性。
强化产品协作,变荟萃式拼凑为主题式提炼,增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品牌影响力。川渝地区旅游产品多样性特点尤为突出,涵盖了城市、乡村、文化、生态、红色旅游等多种形态和业态。繁杂产品体系极易割裂区域主题形象,需要依靠统一的品牌和鲜明的形象进行引领和整合。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省际层面、市级层面的文化旅游协作,引导各地共同提炼和打造主题旅游线路,配套和串联特色旅游产品,共同打造和推广统一的区域性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市场辨识度。
加强市场协作,变客源互送为客源共享,优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游客结构。当前川渝地区到访游客仍以当地和周边的短程市场、一日游为主。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重庆全市接待的超247万外地游客中,近四成来自四川。这充分说明川渝地区内部已实现高频次的客源互送,而区域外的游客比重仍是短板,需要进一步优化客源结构。同时,在做好国内客源市场结构升级的基础上,还应抢抓受疫情冲击形成的国际旅游市场格局调整的窗口期,利用大熊猫、长江三峡、美食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吸引物,以及以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武隆喀斯特等世界级优质旅游、康养资源,引导川渝各地加快布局适应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产品,提高国际游客数量。
(四川日报全媒体特约评论员 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