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一则“白岩松点赞成都”的消息刷屏各大媒体平台。消息的内容是,在23日央视新闻特别节目《晚八点 云上会》连线《两会1+1》时,针对网友关于“如何看待部分城市允许餐饮业摆地摊”的提问,白岩松为成都“接地气、烟火气”的尝试点赞。他说:“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家觉得室外比室内更加安全。”一句“大家”说出了城市烟火气的出发点:尊重大家的意愿,方便大家的生活,城市的烟火气才会越来越浓郁迷人。
城市由人的集聚而产生,人们或世代生活在这里,或因梦想、际遇来到这里。虽然留下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对城市而言,面对成千上万的城中人,“如何更好地生活”永远是需要回答的最基本问题,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来袭的背景之下,城市的回答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是一次关于如何直面挑战的作答。翻看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一词不同以往地出现了39次。如此高频出现,表达的不仅是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还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决心。一边是需要毫不松懈推进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一边是需要全力维护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面对这一严峻复杂形势,已有不少城市拿出自己的举措。比如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今年新增公共租赁房1万套,并鼓励各区加大人才安居补贴发放力度,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比如针对创业就业,广州在其“促进就业九条”中,安排了38.98亿元用于支持就业创业、扶持重点群体就业;还有因推行“放宽占道经营”,而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超10万个的成都。就业无疑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它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事关千家万户的“饭碗”,这里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治理智慧,更有对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重视问题。
这是一次关于如何回应创新的作答。后疫情时期,城市治理效用的有效发挥,更需要从创新上用力,学会把握“危”与“机”的辩证关系。在今年全国两会委员的提案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以应对疫情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后疫情时期城市创新治理的“新点子”“新声音”。有提出以发放“就业券”形式,直接向有新增投资的企业、向有新增员工的企业进行补贴的建议;有提出制定《街道办事处组织法》,在机制、法律、政策、人力、资金、项目等6方面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有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空天地一体化、5G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更加智慧的“城市大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开新”“育新”,就更需要在创新探索中去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这也是一次关于如何锻造韧性的作答。面对疫情,没有局外人,面对疫情的影响,同样需要整个城市的团结一心。白岩松在总结成都经验时说:“只有政府给自己添麻烦,才能给遭受了巨大损失的需要复工复产企业添利润。”这些“添麻烦”的工作,其实也是在孕育着日后城市的发展韧性。这韧性既需要对固有发展架构的不断筑牢,比如在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强调既要全面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也要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只有做好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才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弹性和韧性。这韧性还需要对新出路、新办法的敢于尝试与创新,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的“地摊经济”,南宁、大连倡导的“夜经济”,成都提议的“周末经济”。只有始终保持刚柔相济、审慎包容的态度,才能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不断增强城市抵御风险、快速恢复、重新焕发活力的能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如何去回应关切、如何去塑造生活、如何去有效治理都需要将关注点落到“人”上,只有回归到以人为本这个根本上,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向上。
(作者:张帆,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平台,北辰遴选睿哲删改整理)